日前筆者指出「獨居」與「蝸居」是值得關注的弱勢老人居住狀況,
火災
,然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危居」!一群老人家住在老舊房子,
車禍和解
,若建築物又遭違規改建,
台中洗水塔
,只要一場火或大地震,
台中室內裝修
,必然是一場悲劇!沒想到撰寫之際,
物流
,發生了「二○六大地震」,
跳跳蛙
,維冠大樓一一五條人命再度驚醒各界對於「危居」的重視!台灣過去百年曾經發生過一○二次造成傷害的地震,
高血壓預防
,其中有卅九次是規模七以上,造成較大規模毀壞與傷亡有十六次,死亡超過千人的大地震則有三次,如果把任何有感地震都算在內,台灣一年少說震上萬次。台灣是宜居之島嗎?又專家們指出台灣至少有卅三條活斷層,根據位置與長度,以及過去發生的時間,不斷提醒國人「居安思危」,尤其是南部「可能還會有大地震發生」;此外,「土壤液化潛勢區」民眾也能朗朗上口,於是「如果大地震發生在台北」的假說,也引發大樓崩塌數的猜測。就在此時,媒體刊載劍橋大學風險研究中心針對全球三○一個城市進行風險評估,預測未來十年各類風險所造成的損害,台北市居然名列第一,東京與首爾分居二、三名。這接二連三的訊息,雖充滿危言,卻毫不聳聽!不少民眾已憂心住家是否就在這些「地雷」之上?這個時候,民眾該怎麼辦?少數有錢人有能力選擇居住環境與地點,住的不只是「豪宅」也是「好宅」,而且還可以不斷更換,追求不同品味與格調。可是一般民眾,一生通常只能築一個窩,能選擇的是「付得起」的房子,是不是「好宅」需要運氣;經過二、三十年打拚,好不容易才還清了貸款,重擔才要釋出,發現自己已近垂暮之年,而新屋也已變成了老屋!開始有人爬不上樓、有人颱風天擔心受怕、有些外牆磁磚已剝落、年輕人嫌屋子老舊,只好去爭取居住正義,而地震來時大家只好阿彌陀佛,…這類卅年以上老屋,全台三六八萬戶,光是台北市就有五十四萬戶!喊了多年的居住正義,終究該看到這一幕,也正是執政者魄力的考驗!此時政府除了告訴民眾防震知識,也至少該有份說明關於土壤液化潛勢區與斷層區,並提供一些基本的檢測方式,讓民眾知道自己所處的狀況以及政府能提供的協助,才不至於讓民眾徨徨不可終日,當然,也不能讓民眾因為擔憂而又被扒了一層皮!話說回來,去年經濟學人智庫調查全球一四○個主要宜居城市,台北排名六十,算是中上,東京與首爾,則分別為第十五與五十八名。怪哉!這些高災難風險城市卻也是宜居之都。當然,是因為這些調查採用了不同的指標。一個重要啟示是,學習危境中的轉化,日本自關東大地震後,將都市人口外移,不僅藉此重新規畫都市,建築防震技術日新月異,也發展出世界最具效率的捷運網。近年來流行一句,「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確實,災難發生時全民關注,或伸出援手或捐輸救助,搶救過程一切井然有序,並充滿了溫馨。只要真的能記取教訓,減少人謀不臧與因循苟且,腳踏實地向前,台灣依舊會是「美麗之島」。(作者為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