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昨天表示,
,今年度「以房養老」(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政策,
,將於明天起至七月卅一日受理申請,
,這項政策為試辦性質。
「以房養老」就是協助老人將房產轉化為按月領取的現金,
,提供老人更多經濟保障選擇,
,以安定老年生活。內政部訂今年三月至一○六年十二月卅一日止為試辦期,
,總人數至多一百人。因已完成相關籌備作業,
,自明天起受理申請。
申請人應檢附的文件,
,包括申請書、身分證正本及影本、最近一個月內的建物及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最近一期房屋稅單,
,或最近一個月內的財產歸戶清單。
相關申請條件、申請書表及規定,可到內政部社會司網站點選「公告專區」項下的「以房養老」專區查詢、下載(http://www.moi.gov.tw/dsa/);也可直接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或社會處索取。,
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選舉15日投票,
,14日選前之夜候選人謝龍介不走造勢晚會路線,
,改在競選總部前舉辦音樂會,
,用感性來拉票,
,國民黨新世代蔣萬安、羅智強都將參加團結晚會,
,凝聚國民黨團結氣勢。謝龍介說,
,常有人反映,
,「他在上電視時臉都很臭」,
,他每次都要解釋一番,
,讓對方知道「原來是誤會,謝龍介只是在思考不是擺臭臉。謝龍介說,他上政論節目的目的,是要為黨辯護、拉抬國民黨士氣,在藍綠兩陣營攻防時,若沒有堅強實力,很容易被民進黨放大並嘲弄,因此上節目時都把精神聚集在如何快速思考問題、快速分析事情,以及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清晰且有說服力地表達觀點,也讓他忘了保持微笑。但這次「想要用最貼近真實的自己,向黨員表達想法與參選願景。」謝龍介競選總部主任委員曾東陽表示,14日晚的音樂會將從下午6點30分開始,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一起來競選總部前 (海安路三段20號)共襄盛舉。除聆聽演奏,龍介仙也會和現場的民眾,談談國民黨在台南未來的發展。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選舉,共有市議員謝龍介、盧崑福參選,謝龍介有高知名度,但盧崑福扎根基層,實力堅強,近日來都透過組織力量拉票,競爭激烈。盧崑福表示,他14日舉辦兩場基層座談會,除講述理念,也聽取黨員意見,推動國民黨改革與進步。連日來也獲得基層黨員相挺,讓他更具信心。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選舉候選人謝龍介14日選前之夜舉辦團結音樂會,國民黨新世代蔣萬安、羅智強來相挺。圖/謝龍介提供 分享 facebook,
生揚化工負責人龍俊瑾,
,砸下7百萬購置近40座防溢槽。 記者張雅婷/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龍潭區生揚化工負責人龍俊瑾從事化工業20多年,
,當初靠著100萬元創業金草創事業,
,「前6年一家五口住在貨櫃屋裡」,
,他感恩地說,
,全家和公司共同成長相當不容易,
,面臨業務量萎縮,
,3年前開始投入食品與運輸業,
,開拓新版圖。以前做過各種工作的龍俊瑾,
,29歲在開油罐車運送化學原物料時,看著化工業的前景可圖,決定自己創業,短短半年存滿百萬創業金,在桃園買了一處工業用地,獨自打拼。「前幾年根本徒勞無功」,龍俊瑾一家五口以三個貨櫃屋作為臨時住家,一住就是6年,他說,為了給家人好的生活環境,他身兼數職,不管是拜訪客戶、送貨,全年無休,「只能追著時間跑」。而龍俊瑾的首位客戶就是知名大廠遠東石化,他說「應該是我每天去拜訪,他們被我感動了」,接著也逐漸打開知名度,接連和友達、華映、聯電等知名大廠往來。95年金融風暴,資金周轉有限,讓他忍痛放掉8個月結帳一次的大廠,沒想到反而讓他找到新出路,開啟回收化學廢棄物的事業,並重新得到各大廠商青睞。因回收化學廢棄物,多次遭到檢舉,龍俊瑾說,那些考驗讓他決心砸下7百多萬建造近40個防溢槽,確實做到環境保護職責。現在每個月生產4千噸原物料,近年除了化工原料製造、買賣、回收外,還投入保健食品與運輸業,並擁有自己的車隊運送,他說「我是從趴著、蹲著,到現在才站穩腳步」。,
台股昨(31)日受美股大跌影響跳空開低,
,不過內外資重新回籠,
,加權指數終場上漲27點、收11,
,103點,
,累計元月大漲460點,
,創近14年最佳元月行情。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台股昨(31)日受美股大跌影響跳空開低,
,不過內外資重新回籠,
,加權指數終場上漲27點、收11,
,103點,
,累計元月大漲460點,創近14年最佳元月行情。進入2月天,市場專家預期,行情轉向震盪,有五大指標牽動台股發展。美國公債殖利率勁揚,引發美股激烈震盪,台股昨日早盤開低,不久受日、韓股走穩,加上多頭點火台積電、台塑化、國巨等指標股,激勵指數翻紅,日、月線雙紅。 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豐彥財經執行長謝晨彥表示,台股前一日大跌百點,昨測試月線11,030點發揮支撐,分析最大動能仍來自外資為首的法人買盤。外資昨轉買超25億元,加碼期貨多單1,367口至4.9萬口,再來是內資逢低進場,自營商買8.3億元,自營商被動避險買超21.9億元,反映多方尚未潰散,惟春節效應發酵,買盤力道縮減。對台股2月行情,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等認為,國內外股市歷經急漲,行情震盪,最樂觀是前波11,270高點上下200點、300點整理,最保守恐修正500點,其中有五大指標動見觀瞻。一、美股、美債走勢。儲祥生指出,本波美債殖利率升勢快,若觸及警戒水位,宜提防美股續跌。二、美元指數跌至89關卡,短線貶勢趨緩,相對壓抑台幣升幅。三、美、台重量級科技廠財報效應。四、新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將上任,國內央行亦將發布人事令,牽動市場多空。五、農曆春節前長假效應。,
不畏iPhone 7首波熱賣威脅,
,索尼昨(19)日在台發表新機Xperia XZ、Xperia X Compact,
,強調Xperia XZ已是索尼第21款防水手機,
,希望雙機上陣,
,帶動索尼10月挑戰台灣Android陣營高階智慧手機市占冠軍寶座。法人認為,
,索尼積極推新機搶市占,
,有助聯發科(2454)、仁寶、華冠、毅嘉、美律等供應鏈出貨。索尼在今年IFA發表新旗艦機5.2吋螢幕的Xperia XZ,
,以及輕旗艦4.6吋的Xperia X compact,
,昨天正式在台灣亮相,
,鎖定中高階手機市場的索尼,期待新機帶動市占提升。索尼強調,今年以來該公司在智慧手機布局上,較過去更為聚焦,同時也以中高階機種為主,Xperia X Compact將於本周六(24日)在台開賣,空機價14,900元;Xperia XZ則於今(20)日開始預購,預計10月初到貨,空機價22,900元。索尼預期,隨著兩款新機開賣,將力拚台灣非蘋陣營高階手機市占龍頭。,
80歲水墨畫家許朝森,
,以擅長畫梅花聞名畫壇,
,他每幅畫作並以一首詩來闡述畫中景緻,
,相當獨特,
,即日起至20日在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行師生聯展,
,歡迎民眾欣賞。
這次許朝森與弟子郭光世、許雅惠、陳科佑、曾素英、陳郁珊等人,
,共同在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二展覽室,
,舉行梅花水墨山水聯展,
,展出152件作品。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6點開放參觀。
其中大型紅梅畫作《梅開飄郁》,是許朝森得意作品,他寫下「梅開花郁得精神,潔淨冰清不染塵,紫氣雲光春色早,花魁枝滿屈能伸。」七言絕句,來形容梅花的特色。
許朝森說,每幅畫作都以一首詩來闡述畫中的景緻,或當時的心情感受,「百幅梅花就有百賦詩」,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投入水墨畫作逾一甲子,許朝森的畫一氣呵成、力道十足,活潑的構圖與筆觸,充滿著青春活力,尤其對梅花琢磨最令人稱道。,
中國大陸努力恢復中華傳統文化,
,中小學都要讀四書五經。(新華社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高中新課綱有意大幅減少文言文,
,引起討論,
,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的一些政策令人不解,
,我們又如何向世人宣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捍衛者?除了民進黨政府的意識形態外,
,大陸地區近年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發揚上居然遠遠超越了我們,
,特別是一些電視節目讓人驚喜,
,至少中國大陸想填補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缺憾及文化斷層。大陸國營中央電視台有兩個文化節目頗受重視:一是「中國詩詞大會」、一是「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為主,
,採挑戰過關方式進行,由董卿擔任主持人,並有大學教授三人擔任解說員;現場還有從小學生到各行各業組成的百人觀察團參與答題,所有題目及記分都以電腦即時顯現。中國成語大會以在校學生為主。河北衛視也每周製播長達兩小時的古典文化節目「中華好詩詞」,由王凱主持,參與者遍及各行各業詩詞高手,面對五位影視明星過關斬將,失誤者會掉入腳底坑內也是趣味。該節目曾來台灣錄製兩集,台灣大學生張仲宇及梁道萍奪得擂主冠軍。該節目每年暑假赴歐美名校海選大陸留學生返陸參賽,也是成功噱頭之一。東方衛視推出的「詩書中華」也是傳統文化性節目,以詩詞為主,參與者是家庭成員,題目除詩詞外,還包括歷史人物生活趣事及創作理念,台灣作家張大春為固定來賓。北京衛視的「傳承者」,則邀請文化性團體或個人參演競賽,由十位青年代表及專業人士擔任文化觀察員,包括大陸演員陳道明及台灣藝人侯佩岑,節目相當精緻及具可看性,也相當國際化,獲勝者將推薦至聯合國表演,也是純文化藝術性節目的代表作。最近央視推出創意節目「朗讀者」,邀請社會名流、藝人、作家、運動員來朗讀世界名著、詩歌、信件、雜記,台灣藝人歸亞蕾朗讀蔡琴寫給楊德昌的一封信,張艾嘉朗讀名著「走出非洲」,李立群朗讀老舍作品「我的理想家庭」,聲音加上表情讓朗讀內容更加感人。這個電視節目以文化、文學為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以上節目讓筆者在休閒之餘,也增添了不少國學知識及欣賞詩詞,作為喜愛中華文化的筆者而言,「去中國化」這個口號是否太沉重了?,
兩岸議題已由「內戰決定論」,
,朝向「民主決定論」。不看透這一點,
,兩岸僵局找不到鑰匙。有人主張,
,兩岸問題是國共內戰的遺留。若是如此,
,從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國共內戰算起,
,已經內戰了九十年;從一九四五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計,
,也已七十二年。但是,
,從兩岸每年約千萬人次攜著鳳梨酥與黃飛紅往返互訪的行旅來看,
,究竟是內戰真正經歷九十年仍在繼續,或只因有人不肯讓內戰歇止?讓我們先回到真正的內戰當年。內戰進入高峰時,最響亮的口號就是「反內戰」。這是在九十年後的今天仍主張內戰未完者,首須思考的問題。這場內戰固然表現在國共雙方的軍事對戰上,但發生這場內戰的原因,卻是緣於國共雙方對「中國往何處去?」的政治願景出現歧異。因此,內戰的結果,可從軍事及政治兩方面來看。軍事上,共軍大勝,國軍慘敗。至於在政治願景上,當年的主要主張是:實行民主憲政、推行多黨政治、保障言論自由、實現司法獨立、軍隊國家化,及土地改革等。若準此以論兩方在政治願景上的成敗,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在歷經顛躓曲折之後,已經大體實現了前述願景,包括土地改革的過程與結果也比較人道,因此也比較平和;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除了一度實現了悲慘代價的「土地改革」後來又收回集體化之外,其餘承諾的政治追求皆走向了幾乎完全相反的道路。因而,若從軍事勝負言,共軍勝利。但若從「為何內戰」的原因而論,國民政府大體實現了內戰所追求的政治願景,人民政府則是經歷了前卅年「共產主義是天堂」的磨難,始又轉向了後卅年「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因此,在九十年後看內戰,公正評價當年政治願景的追求與實踐,是不是應當高於軍事戰爭的勝負?今天的中華民國,已經大體實踐了當年內戰所追求的政治願景,成為中國歷史上首見的民主政體。而我們若仍然竟謂內戰還未終止,甚至不容其終止,試問:內戰究竟是為了實踐願景,或僅是無論如何總要殲滅對方?國共內戰在實際上已經終止,也不容有人再虛擬其延續,或製造其再爆發。在九十年後再看「內戰」,中華民國飽嘗艱困,已是中國歷史上僅見的民主政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歷經滄桑,也已走向改革開放。這些均是血淚浸泡的代價,甚至是屍山血海的代價。當年內戰,要追求的其實就是這樣的政治覺悟與願景,但當年的內戰畢竟並未直接實現這些;那麼,今天兩岸都已經好不容易走到了這個境地,難道仍要繼續主張內戰未止?兩岸應不應當一起來「反內戰」?內戰,究竟是要追尋政治願景,或只是想征服對方或奪地殺人?不能再用「內戰」來咬死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應當是在大屋頂中國下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雙方互視為不是外國的國家。中國的屋頂夠大,只要走出「內戰思維」,一定可以容得下這個「分治而不分裂」的架構。退一步言,即使回到內戰仍在繼續的架構,也必須承認,交戰雙方迄未消滅對方。因此,縱然回到內戰的架構,也無由成立「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說法。若謂內戰未止,則豈非正是證明中華民國仍然存在?如果出現了台灣國,兩岸可能發生戰爭。但那也是兩個異國的戰爭,不是「內戰」。從這些角度來說,兩岸現今的僵局正是:中共在內戰中並未消滅中華民國,卻想在政治上以「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來滅絕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不能接受中共這種違離事實的論斷。所以,兩岸僵局的解方,就在必須走出虛擬的內戰,正視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中華民國已經是經歷了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七次修憲、六次總統直選、七次以上國會全面直選,及三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政體。在這樣的架構下,若謂「國共內戰」仍在繼續,難道不知國民黨已兩次下野?蔣經國解除戒嚴,開啟兩岸交流,就是將台灣的民主化與兩岸互動綁在一起。因此,「內戰決定論」,也就朝向「民主決定論」移動。其實,北京不是不知內戰論述的侷促。自鄧小平說「統一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的統一」,到習近平的「統一是心靈契合的統一」,皆可看出其視域和境界超越了內戰思維。而歷屆中共領導人所說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在實際情境中,其實即是必須「寄希望於中華民國的民主體制運作」。然而,一方面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另一方面又希望台灣能夠撐持住中華民國,卻是長期以來北京在兩岸政策上的重大矛盾。北京不接受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不能被正式定位為一部分的中國,正是台灣不能出現穩健的反台獨勢力的主因,也是台灣人民不能與中國培養心靈契合的主因。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民主政體,除非加以武力消滅(重啟內戰?),則兩岸關係殊無可能繞過中華民國憲政民主的體制運作。因而,必須鞏固中華民國的憲政民主運作,如今已成為北京在兩岸政策上的重中之重。既如此,「內戰決定論」轉向「民主決定論」,也就成了必須正視的趨勢。在此,我願再次引述汪道涵先生的見解。亦即:必須將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視為「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並設法朝向「共同締造論」移動。這也許正是從「內戰決定論」轉向「民主決定論」的可能路徑。一國兩制,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兩制」。誠然,對兩岸而言,在可見的未來,不可能放棄「兩制」;因此,倘欲尋求突破,就必須從昇華「一國」之意涵的方向去思考。亦即,不能改變「兩制」,就須提升「一國」。那麼,若從「大屋頂中國」的方向去思考「一國兩制」,就可能出現:「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治而不分裂的兩制。」此一「大屋頂中國兩制」,也許就是汪道涵所說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與「共同締造論」。我的觀點是:不接受中華民國,兩岸問題無解。若欲強解,必致災殃。這就是「杯子理論」: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這個命題,對紅綠藍三方皆無誤。,
為回收市場游資,
,中央銀行持續發行定存單,
,自8月1日至30日,
,央行定存單共計到期金額為5兆3,
,998.60億元,
,發行金額為5兆4,
,205.90億元,
,在此期間淨增加207.3億元,
,央行定存單未到期餘額為6兆5,343.65億元。,
全大運獎牌數獲獎最多的台灣體大,
,昨天由校長林華韋(右四)帶著獲獎選手一同舉行記者會。 記者陳正興/攝影 分享 facebook 一○七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昨天在中央大學落幕,
,本屆賽事共計有五項九人次打破全國紀錄,
,四十二項八十七人次打破大會紀錄,
,其中擁有楊俊瀚、王星皓、劉威廷等金牌好手的台體大,
,最終以六十一金成績稱霸獎牌榜。中央大學在睽違卅年後於今年再度舉辦全大運,
,其中首度舉辦電競與滑輪溜冰更是寫下全大運新頁,
,在經過廿天的激戰後,
,本屆賽事頒發四百七十一面金牌,其中台體大在今年拳擊隊主力參賽並拿下十金的加持下,以六十一金四十九銀四十四銅的校史最佳成績,睽違一年再度稱霸。 台體大校長林華韋表示,去年在拳擊隊幾名主力未參賽的情況下,奪牌未能達到目標,今年不僅創下校史全大運最佳成績,也已有十五名選手獲得亞運參賽資格,這都要感謝基層扎實訓練,送來許多好手加入台體大。包括在最後一天賽程打破田徑男子兩百公尺、游泳男子四百公尺混合式全國紀錄的台體大好手楊俊瀚和王星皓在內,本屆賽事共有五項目九人次打破全國紀錄,其他三項目為田徑男子一百一十公尺跨欄陳奎儒、游泳男子一百公尺蝶式朱宸平及四百公尺自由式接力王郁濂、安廷耀、黃硯歆、林建良。所有賽事圓滿落幕後,今年全大運也由體育署署長林德福宣布閉幕,並由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將會旗交接給明年承辦學校中正大學,這也將是中正大學第三次舉辦全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