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不是香港,
,台灣也不可能變成香港。
說若是簽了「服貿協議」,
,台灣就會變成香港,
,那不是事實。香港人「看看台灣,
,想想中港」,
,不免情緒澎湃,
,這可以理解。近幾年,
,和中國大陸之間的「一國兩制」,
,徹底改變了香港社會,
,使得香港失去過去的秩序,增加了高度的衝突緊張。這是香港面對的嚴重問題,且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讓香港掌握主導權來解決問題。一切都得看「北京怎麼說」,這是港人的深層焦慮。
在這種狀況下,奇妙地台灣成了香港的籌碼。很多港人相信,台灣的走向,成了可能影響香港未來的變數。由於香港自身很難抵擋中國官方的步步進逼,他們向中國喊話的籌碼之一,變成:如果中共再這麼霸道,台灣一定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站在港人的立場上,樂於看見台灣保留更大的自主性,如此就能增加對大陸的制衡,也能多保有一點香港民主自由的希望。
台灣何其幸運,在華人社會真的扮演了「自由的燈塔」的功能。不過事實是,台灣不像香港想像的那麼脆弱。兩岸關係本來就不是「一國兩制」的關係,而且台灣已建立起一套運作熟練的民主制度,以及相應的生活方式。
兩岸關係上,台灣政府和選民實質握有高度的自主性,而且民主制衡也使得政府根本沒有權力可以「賣台」。別說想要賣台的人不可能當選總統,就算當上了總統意圖要「賣台」,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控制得了、左右得了台灣的民主政治。最近有觀察家提出「四大證據:北京撼動不了台灣民主」的說法,應更可增添台灣人的信心。
地理上的距離,制度上的距離,再加上庶民生活價值上的距離,給了台灣相當的保護,至少是香港無法擁有的保護。區區一個「服貿協議」,真的可能令風雲變色嗎?「陸客太多會讓台灣人買不到奶粉」之假想,如何比得上「陸客買伴手禮讓鳳梨酥產值一年200億」之實利!台灣選民從2000年到2008年兩度創造政黨輪替,這種民主成績在華人社會前所未有,何必沈溺於「香港化」的恐懼,並且任這種恐懼自我設限到寧願鎖國?,
裕隆集團今年60周年,
,擴大舉辦集團聯合園遊會,
,集團旗下超過30家公司,
,一萬多名同仁與眷屬於今日齊聚楊梅埔心牧場歡度家庭日。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常務董事林信義、總經理戚維功、總經理陳國榮,
,以及30家企業總經理全數出席,
,以英雄式的歡呼向所有支持集團的每一位同仁與眷屬表達感謝。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在活動中致詞表示,
,裕隆集團能夠穩健走過60年,
,紮根建構完整的汽車產業價值鏈,事業涵蓋汽車、紡織、高科技等領域,成為一個有超過上百家公司、超過三萬多位員工規模的大家族,要感謝每位同仁與眷屬的付出與支持,每一位員工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基於照顧員工的企業責任,裕隆集團將本著初衷,堅持理想持續穩健發展,營造企業與員工永續發展的工作環境。,
在赴美上市前夕,
,華爾街日報揭露,
,阿里巴巴為IPO布局、透過關聯企業進行的幾項併購交易,
,引發公司治理專家和投資者的警戒心,
,擔心持有該集團股票恐怕存在難以預估的風險,
,相關風波為阿里巴巴集團IPO增添不確定因素。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
,存在風險的幾宗併購投資,
,包括馬雲和其他合夥人透過私人工具投資公司,
,或者馬雲與他人共同創辦的私募股權基金協同阿里巴巴一起進行投資。
阿里巴巴在境外開曼群島註冊,目的在運用VIE(可變動利益實體)結構,技術性避開中國監管,讓外國投資者得以購買公司股票;但此一外資身分也讓阿里巴巴不能直接參股許多中資公司,導致集團必須以間接方式,例如持有基金股權,來進行併購交易,卻也引來投資人的潛在風險。
阿里巴巴在提交給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文件(最後更新日為6月26日)中解釋,馬雲有時會代表公司進行投資,某些情況下會採取措施限制他從中獲得個人利益,包括把利潤轉回阿里巴巴,或捐給慈善機構。
公司治理專家警告,這類投資模糊了個人和企業利益間的界限,這些涉及馬雲和阿里巴巴的交易可能令馬雲和其合夥人受益;但是大部分阿里巴巴的股東對此卻無控制權或監管權。
西北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的公司治理顧問Simon Wong表示,這讓小股東更容易受騙。今年4月,馬雲與公司高管謝世煌、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透過三人控制的投資工具併購華數傳媒,由於阿里巴巴不能單獨進行投資,因此透過把錢「借」給謝世煌,再轉投資上述工具後再行併購。
公司治理專家指出,馬雲對阿里巴巴和華數傳媒同時持股,已造成潛在利益衝突;由於阿里巴巴不持有華數傳媒股份,如果馬雲或其他合夥人以犧牲阿里巴巴利益為代價改善華數傳媒利潤,阿里巴巴股東也束手無策。
已有投資者對阿里巴巴向謝世煌提供資金的做法感到不滿。總部位於舊金山的RS Investments.的投資組合經理Michael Reynal稱,阿里巴巴的資產負債表被用於向馬雲和其他人的收購交易提供資金。,
消息人士指出,
,豐田汽車9月起將讓家裡有學齡前幼童的工廠員工不需輪值晚班,
,此舉可能在日本業界掀起一波熱潮,
,以響應首相安倍晉三支持家庭的經濟成長政策。
消息人士表示,
,豐田從去年10月起,
,開始讓部分工廠員工試行這項計畫,
,公司也考慮為沒有托兒中心的工廠聘請駐廠保母,
,在早上幼稚園開門前替員工照顧幼童,
,並負擔部分費用。
日產汽車也在測試類似系統,
,可望帶動業界對撫養幼童的家庭提供更多支持、響應安倍的經濟政策。
汽車工廠通常採兩班制,早班從清晨到下午,晚班則是下午到晚上。採用新系統後,有幼兒的員工下班後將得以到托兒機構接小孩、在晚上照顧他們。消息人士說,員工對這項計畫大多反應良好。,
入冬進補、火鍋旺季,
,消費市場葉菜類卻供不應求,
,一個月來價格不斷飆漲,
,一顆高麗菜甚至飆破兩百元的歷史新高!批發商坦言,
,葉菜類價格一個月來已飆漲一倍,
,比去年同期更漲了四倍,
,預期農曆年前市場需求量更大時,
,價格還會飆高。自十一月中旬後,
,各菜市場葉菜價格就不斷飆漲,有菜販說:「又沒下雨,不知道為什麼漲價?」消費者到自助餐也發現,可選擇的青菜類少了很多,許而代之的是冷凍蔬菜玉米、青豆。溪湖果菜市場總經理陳永洲指出,冬季高麗菜正常到貨量約二、三十噸,有時甚至超過卅噸,當時最好的每公斤才七元。但目前只剩十五、六噸,約平常量的二分之一,是造成這波漲勢的主因,高價可能維持到春節。
他說,天氣溼冷,蔬菜生長速度較慢,到貨量難以增加,菜價只會持續上揚,一粒高麗菜一百元,應該非常普遍。
,
台聯黨前黨主席蘇進強昨天在北京表示,
,未來文化交流將成為兩岸交流中的活水動力,
,他希望台灣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到大陸走走看看,
,「眼見為憑」,
,並呼籲兩岸盡快簽署兩岸文化協議。
中共全國台聯、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合辦的「美麗台灣—台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一九一一—二○○一)」昨天上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
這次展覽展示台灣一百四十多位畫家近一百六十六幅作品,
,其中不乏名震海內外的藝術大師的經典之作,
,如黃君璧、陳澄波、張大千、廖繼春等人的作品。
以台灣文化館基金會身分參加的蘇進強表示,
,○八年之前,
,他在政黨或智庫時,對大陸一直有刻板印象,之後經過大陸全國台聯安排邀訪,對大陸印象有很大改變,尤其對兩岸和平發展,他有很多「新的理解」。他說,「這次畫展,謝長廷和李登輝也非常認可」。
曾有台灣某雜誌報導,這次畫展是習上任後拉攏綠營人士的重要活動,中共本來要邀訪國、民、台聯前黨主席參加,後來只有蘇進強一人參加。,
台中市議會昨總質詢最後1天,
,國民黨多名議員原串連演出,
,為胡團隊「打氣」,
,腳本與海報都已備齊,
,但因未尊重次級團體同心會,
,引發大反彈,
,最後反成黨團與次級團體「大鬥法」,
,尊胡戲碼因此破局。
引發爭議是因昨天上午原是同心會議員質詢時間,
,按規定只有同心會成員可發言,
,但國民黨團自行策動安排半個多小時的「尊胡戲碼」,近10名議員要藉提市政建言,給胡志強市長加油打氣,但事前未徵詢意見、借時間,還安排其他次團的議員加入,引發反彈。
同心會一早緊急開會,成功阻擋聯合質詢,會長江勝雄說:「太不尊重人!」他表示並非反對為胡團隊打氣,而是各次團獨立運作應須互相尊重,未事先告知,不同意借時間。
原規畫的「市長硬不硬,與市民幸福有關」的接力質詢破局,只剩2分鐘,藍營議員拿出準備好的海報,趨前與胡市長合照,聊表「慰問」之意。
市議員吳瓊華則質詢台中市民調直直落,媒體罵聲連連,民間也民怨四起,胡團隊到底誰出了錯?她表示市府太多業務外包、稽查開罰嚴苛等,政策讓民眾「無感」,特意送胡市長拳擊手套,鼓勵胡繼續參選,做好市政工作。,
40歲陳姓慣竊四處偷取社區住戶外電線,
,昨天清晨在佳里區公墓剝電線膠皮時被逮。
台電人員指出,
,麻豆、善化、新營等地電線不斷被偷,
,雖然遭竊電線僅值兩萬多元,
,但要花好幾倍經費才能修復遭破壞線路。
陳姓男子有毒品、竊盜等前科,
,因一直戒不掉毒癮,
,多次在佳里區闖空門,
,兩度遭佳里警方查獲後改偷電線變賣,
,造成佳里、麻豆、善化等地多家工廠生產線停擺、社區住戶沒電可用。
佳里分局偵查隊組成專案小組追查,
,昨天上午7點在公墓發現陳嫌正在剝除電纜外皮,打算變賣銅線再買毒,訊後移送法辦。,
據報導,
,越來越多台灣酒店小姐跑單幫到大陸的酒店坐檯。據稱,
,託「兩岸情結」之福,
,「台灣妹」在對岸頗有行情,
,不少人一星期的收入便勝過在台灣一個月的所得。兩岸色情產業生態的逆轉變化,
,讓人啞然。
從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
,到一九九五年許信良提出「大膽西進」,
,至後來民進黨修改成「強本西進」,走到今天,登陸台資企業已逼近九萬家,其中不少台商已面臨鮭魚返鄉的選擇。然而,此刻上演的鶯燕西飛景象,既非關「大膽」,也顯未「強本」,而是純純粹粹的流血輸出。看到這種不能說的「西進」,民眾心中作何感想?
酒店坐檯,無關貿易、毋需談判,甚至根本不在兩岸任何協定之中,是屬於地下經濟;但誰也不能否認,這類活動恰恰反映了某種價值衰變與實力落差。當年台灣一度湧現「大陸妹」現象,屢屢因色情及歧視問題引發社會議論;然而,才隔了多少年的時間,竟然落得換成「台灣妹」登陸淘金。這樣的變化,怎不教人痛心!
在台商登陸稱王的年代,許多台灣人在台企擔任「台幹」,一呼喝便管理數千人,好不威風。當大陸本地企業起飛之後,不少台灣人受聘陸企擔任「台幹」或「台勞」,有些人便覺得嚥不下這口氣,卻忽略這是世界經濟重心轉變使然,無關族群尊卑或職業貴賤。
也正是「台幹」到「台勞」這樣的貶值心理影響,兩岸服貿協議的簽訂,便被在野黨說成幾百萬人將失業、全民將淪為台勞的「引狼入室」毒計。然而,捨雙邊協議的正道而不走,光靠意識形態的閉關修煉,就能修成經濟的正果嗎?那些服貿協議的憎恨者,去問問台妹為何要西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