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緩步不前 美官員信心喊話 | 國際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買東西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 願景 新聞 財經 時尚 汽車 NBA 國際 鳴人堂 新鮮事 部落格 元氣 話題 讀書吧 讀小說 知識庫 電子報 基金 房地產 影音 售票網 外貿網 買東西 有設計 有行旅 捷客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世界日報 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泰王蒲美蓬辭世 諾貝爾獎揭曉 國際焦點 國際萬象 奇聞不要看 國際財經 美總統選情 美國新聞 轉角國際 udn / 全球 / 國際財經相關新聞南韓KIC今年海外投資慘賠美國Fed未排除年底前升息俄羅斯信評展望從負面變穩定葡萄牙房產將課稅 在野黨抨擊全球貿易成長為何走緩?巴西拚成長 降息機率高Note 7爆炸危機波及外匯市場…韓元看貶周遊華爾街/經理人唱多 美股旺到明年底強攻基建 刺激泰國產業動能葉倫:讓美國經濟火熱一陣子泰漫長國喪期 考驗經濟金磚峰會登場 五國難題多美國下令 禁Note 7上飛機本周五大事 牽動全球市場富國CEO大拋股 涉觸內線交易2016/10/10~2016/10/14 過去一周市場回顧美國近半年輕人 沒退休儲蓄歐巴馬任內最後報告 美仍未控中國操縱匯率葡國 開徵汽水糖稅葉倫:高壓經濟恐是自危機復甦唯一之路TPP緩步不前 美官員信心喊話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0-16 02:07聯合報 華盛頓記者張加/十四日電WhatsApp 美國總統歐巴馬能否在國會「跛鴨期」通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國務院副助卿塞浦維達(Daniel A. Sepulveda)十四日表示,
,歐巴馬已說,
,只要一進入國會跛鴨期,
,會非常努力爭取通過TPP;「我的總統為開放社群、開放市場、開放網絡而戰」;無論如何,
,不能關閉市場。喬治華盛頓大學「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十四日舉行台美數位經濟合作論壇,
,與會者包括塞浦維達、我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駐美代表高碩泰、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項目副主任甘思德等人。塞浦維達主管國際通訊與資訊政策,
,也是美國國際通訊暨資訊政策協調人,
,他被問到美政府是否曾在跛鴨期通過貿易協定?塞浦維達說,不知道是否有在政府在跛鴨期通過貿易協定,但沒有任何提交到參議院的自由貿易協定被拒絕過;而歐巴馬有決心(通過TPP),「我不會低估這位總統」。甘思德表示,憂心美國目前處於選舉期間,對於全球經濟的討論並不具前瞻性;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選總統,預計美國關於全球經濟的政策將會出現一些重大倒退,但很難預測。甘思德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其實也不會立即著手貿易問題,她當選後的第一個任務,應是將經費投入美國的基礎建設、稅務改革、醫療改革等超越貿易的措施;不過,她可能回頭來面對TPP,試圖解決、重新包裝TPP;如果這些無法運作,柯林頓最有可能的做法是取出TPP最重要的部分章節,試圖進行多邊協議談判。甘思德指出,TPP在設置全球的遊戲規則,先在一個範圍內,之後會更廣泛;相信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包括美國和台灣ICT(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的合作,或許可適應TPP部分版本,柯林頓政府有方法與路徑可以達成目標。,
大陸6月房地產投資年增長僅3.5%,
,較5月6.6%的增速幾乎「腰斬」。 中新社 分享 facebook 中國人民銀行昨(15)日發布,
,截至6月底,
,人民幣外匯占款較上月減少977億元(約新台幣4,
,729億元),
,至23.63兆元。人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
,英國脫歐導致外匯市場波動,
,加劇資本外流。人行今年以來嚴控資本寬進嚴出,
,外匯占款已是連續第八個月下降,
,原本降幅已經逐月縮減,不料,卻因英國脫歐黑天鵝攪局,在時隔五個月後,6月外匯占款銳減近人民幣千億元,降幅再度擴大。外匯占款因與資本流動規模連動,一向能反應人行對外匯的干預力道,也是外匯市場最關注用來觀察貨幣政策操作,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和銀行間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大陸外匯占款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分享 facebook 澎湃新聞報導,6月下旬以來,全球避險情緒上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趨貶,離岸人民幣在6月底一度跌破6.7元關口。盛松成指出,為穩定市場預期,減輕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人民幣外匯市場衝擊,人行向市場進行少量的外匯流動性干預,外匯占款相應減少。路透報導,人行有意引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16年底跌至6.8元以支撐經濟,這意味今年人民幣跌幅,恐將不輸去年匯改創下跌幅4.5%的歷史紀錄。人行重申,無意透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出口競爭力,強調大陸經濟基本面穩健,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6月外匯占款降幅再度擴大,資金外流疑慮加深;不過,同期外匯存底卻增加134.26億美元。盛松成認為,外匯存底與外匯占款背道而馳,主要是部分外匯存底投資的資產價格上漲,以及其他貨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導致外匯存底資產的幣值重估等。盛松成強調,人民幣匯率總體上仍然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機制調節維穩。大陸6月重要經濟數據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月25日在華府智庫CSIS發表演說。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賴昭穎/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王毅在華府智庫發表演講,
,大陸官媒的相關報導均未見「憲法」字眼,
,標題僅寫「王毅:希望台灣當局新執政者接受一個中國」。大陸國台辦旗下的「中國台灣網」上對王毅談話則「一字未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大陸國台辦與外交部不同調?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認為,
,王毅說法是大陸默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表示,
,蔡英文的兩岸主張都還不清楚,
,「那要默認什麼呢?」劉所長是「國家球體論」的創始人。所謂「國家球體」論和我所主張的「一中兩憲」,
,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我在《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書中指出:國際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有一百七十二個,
,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有廿二個。對於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而言,台灣是名符其實的主權獨立的國家。然而,國際上還有更多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卻不承認台灣。自從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之後,海峽兩岸便在其有效統治領域之內分別各自實施一部「憲法」,也各有一個「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兩個政府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的和平協定。台灣在國際公法上的地位,是一個「處於內戰局面的既定事實的政府」,是一個有限制地位的政府,並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在一九七一年取代「中華民國」聯合國席位,並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從國家「主權」這個嚴謹的定義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海峽兩岸的現狀,我稱之為「一中兩憲」,劉所長稱之為「一體兩面」。只要兩岸政府都承認「一中兩憲」的政治現實,雙方便可以「對等政治實體」的立場,簽訂和平協議。劉所長認為:在和平協議簽訂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球體」只有一個政權代表這個國家,而中國這一「國家球體」的球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個競爭中的政權構成,她們分別在「背靠背的空間和場合」代表著中國,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一體兩面」的關係。目前兩岸主要是「面對面」處理「人民事務」,就是兩岸人民交流交往過程的各種問題。和平協議簽訂後,兩岸共同事務合作將擴及「背對背」類型,例如在雙方各自「邦交國」全面保護兩岸人民利益問題。將來雙方甚至有必要主動作為「肩並肩」類型的共同事務,如釣魚台和南海問題等採取積極行動。正因為王毅演講談的是「背對背」的「政權事務」,所以劉國深表示,王毅說的是遵循「你們那邊的憲法」,不能說大陸接受了中華民國憲法或憲政,而是中華民國憲法是台灣人民追求最高的法理精神,就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王毅沒有「表錯情」,希望民進黨不要「會錯意」。如果蔡英文在五二○就職演講中仍然在這一點上「故作模糊」,那恐怕會是「一翻兩瞪眼」,「挑戰大於機遇」!,
美(8466)公告5月份合併營收為3.3億元,
,較上月與去年同期呈現雙成長,
,為今年最佳表現,
,同是掛牌以來的新高表現。公司表示,
,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歐洲與中國市場,
,依過往經驗來看,
,公司於第2季開始進入出貨旺季,
,業績表現可望保持成長。此外,
,因應近期原物料上漲,美已分別於3月與5月對中國與歐洲主要客戶調漲產品售價,預計漲價效益於下半年將可明顯反映。美5月份合併營收持續成長,其中以歐洲地區的銷售表現最為亮眼,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新花色塑膠地板於3月份推出後,客戶追加訂單所致。美表示,新產品的開發也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今年以來包括在歐洲市場推出新花色塑膠地板,以及在中國首推地毯紋塑膠地板,都已獲得明顯成績 ;已成功在中國銷售的地毯紋塑膠地板產品,今年內也會在對地毯接受度與需求更高的歐、美市場進行推展;此外,公司在歐美與中國市場之外,也積極搶進日本市場,今年上半年順利交貨給一家日本前三大地板材公司,惟初期對營收貢獻仍有限。,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本周正式卸任。 路透 分享 facebook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本周正式卸任。他上個月意外提出辭呈,
,在國金融市場引發騷動。費雪為人溫文儒雅,
,說話輕聲細語,
,舉止毫不唐突,
,是老派全球性領導人物的化身。在他50年的工作生涯中,
,堪稱是當代經濟政策的教父。他在1970年代與其他學者一起將央行實務成為學院的一門課;1990年代後期他擔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位副執行理事期間,
,曾領導IMF因應亞洲及俄羅斯金融危機。之後他出任以色列央行總裁,
,協助以色列安度金融海嘯。2014年費雪成為Fed副主席,與主席葉倫合作無間,共同規劃漸進式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使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然而川普當選總統後,積極鬆綁金融法規。費雪形容這種作法「極其危險,且極其短視」,擔心美國不再是IMF等全球性組織的當然捍衛者。他希望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基礎,而非動盪之源。於是他決定提前去職。73歲的費雪於1940年代出生於羅德西亞。父親是拉脫維亞裔移民,母親來自立陶宛,都是猶太人;童年生活在尚比亞,青少年時又搬回羅德西亞,因為參與猶太復國運動認識了妻子,而以色列一直是他生命中的核心部分,1980年代曾為活化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雙方的經濟工作,因而對兩邊目前的敵對情勢深以為憾。費雪其實是一位「世界公民」,曾經擁有一連串國家的護照,而他現在還擁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他指出,美國正逐漸喪失全球霸主的地位,就像之前的英國一樣。當他還是青少年時,一位朋友的兄長就讀倫敦經濟學院,假期返回羅德西亞時向他介紹凱因斯的學說,而「一般理論」便是他讀的第一本經濟學書籍,但完全不知所云,於是決定負笈倫敦經濟學院,而他的經濟工作生涯於焉展開。費雪在1970年代曾經大力主張央行可藉由積極的政策以刺激經濟活動,對各國經濟政策影響深遠。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而Fed前主席柏南克的博士學位便是由他擔任指導教授。另一位前主席葛林斯班表示,利率持續偏低是一大難題,費雪也表贊同。提到股市迭創新高,他表示,「我不覺得我能夠充分理解,因此覺得不安」。川普勝選美股大漲,部分是因為投資人相信川普將推動稅改及擴大基建支出。費雪表示,現在維持股市繁榮的因素已經消失,「事實是我們的政治體系看起起來將無法落實川普的政見」。目前白宮與國會正大力推動金融法規鬆綁,財政部已提出放鬆銀行資本標準的計畫,國會也在攻擊Fed的獨立性,兩者將分別約束Fed監督大型銀行的能力,以及權衡貨幣政策的權力。費雪公開質疑這兩項作法,形容此舉「令人震驚」,並表示美國政治體制「可能把我們引入非常危險的方向」;「金融海嘯剛結束不到十年,他們就想恢復原有的法規環境。我同意應減輕小銀行的監理壓力,但要放鬆對大銀行的監理則令我覺得非常、非常危險」。針對英國「脫歐」,費雪表示這將傷害英國經濟。他認為美國與英國等盟邦所建立的戰後全球體系「運作得非常良好」,現在卻不清楚是否還能存續。費雪一直致力於強化自由經濟秩序,但他現在擔心這套秩序將會瓦解。對於葉倫,費雪表示「雖然她看起來像你的奶奶,但她其實相當強硬」,並形容葉倫是「擇善固執」。他並表示川普如果任命葉倫續任主席將是「卓越的選擇」,且葉倫已經完成一套不會使市場動盪的「縮表」計畫。他也欣賞柯恩,表示各界不必擔心柯恩非經濟學者出身;「Fed主席最需要的能力,是針對各項建議做出判斷」。費雪承認現在由於通膨偏低,使Fed內部對是否進一步升息意見分歧;「雙方都有道理,不知道將會討論到何時為止。通膨低於預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事」。(綜合外電),
許姓老婦今天駕駛一輛百萬休旅車行經塔城街、鄭州路口時,
,疑闖紅燈撞擊一輛機車,
,王姓騎士送醫身亡,
,被警方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法辦。檢方複訊後,
,諭令20萬元交保。許(71歲)今天上午9時許,
,駕駛高級休旅車行經鄭州路往塔城街口時,
,疑似闖紅燈撞到塔城街上的王(32歲),
,王頭部受到重創、右腿骨折,
,送往台大醫院急救後,
,仍傷重不治。許案發後,疑受到驚嚇,神情恍惚,許久才有辦法做筆錄,她供稱,她當時要去台北車站載人,看黃燈要轉為紅燈,趕緊要過去,右側車道有兩輛公車,擋住視線,才會沒看到騎士。 警方表示,許婦酒測值為0,調閱監視器畫面,認定許確實闖紅燈,仍待調查釐清肇事責任;死者任職工程師,當時正準備去拜訪廠商,未料被迎面撞上,已聯繫家屬處理後事。警方詢後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法辦。檢方複訊後諭令20萬元交保,許頭戴2頂帽子、口罩,在親友陪同下離開地檢署,全程不發一語。許姓老婦駕車闖紅燈撞死工程師,檢方諭令20萬元交保。記者林孟潔/翻攝 分享 facebook 許姓老婦駕車闖紅燈撞死工程師,檢方諭令20萬元交保。記者林孟潔/翻攝 分享 facebook 許姓老婦駕車闖紅燈撞死工程師,檢方諭令20萬元交保。記者林孟潔/攝影 分享 facebook,
川普、文在寅、金正恩三人可能在下周共同宣布韓戰結束? (路透) 分享 facebook 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高峰會十二日將在新加坡登場,
,南韓政府七日表示,
,正和平壤、華府進行三方討論,
,希望就韓戰正式結束問題及早達成共識。法新社報導,
,川普一日和北韓特使金英哲在白宮見面後表示,
,「我們談及終結韓戰」,
,「這在歷史上非常重要,
,不過再看看吧」。 南韓外交部七日表示,
,正就結束韓戰問題進行三方討論,
,但未透露進一步詳情。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魯圭德說:「我國政府會繼續密切參與南北韓和美國之間的三方討論,以儘快宣告韓戰結束。」魯圭德表示,南韓下周會在新加坡設新聞中心供南韓與外媒使用。外界原本猜測,南韓總統文在寅可能在川金會期間飛往新加坡,由美朝韓三方共同宣布韓戰結束。不過,由於川普表示十二日的川金會可能只是他和金正恩進行數度會談的第一場接觸,南韓總統府青瓦台發言人金宜謙七日表示,川金會後,南韓總統文在寅緊接著加入以進行三邊高峰會的可能性,正不斷變小。記者詢問,文在寅是否將飛往新加坡以出席美朝韓三邊峰會,金宜謙指出,現階段難以斷言三邊峰會開與不開,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種可能性正不斷降低。青瓦台另一名官員也對韓聯社表示,外界預測,美朝韓三方領導人也許下月會在板門店會晤,這名人士指出,這都是推測,很難加以評論。這名官員表示:「我們最初表示必須宣告韓戰結束,是假設十二日的川金會是『一次性的高峰會』,但以目前情勢來看,沒有理由躁進。」另外,新加坡外長維文應北韓外長李容浩邀請,於七日抵達平壤訪問兩天,雙方將就川金會事宜進行磋商。維文料將對北韓方面強調,川金會期間新加坡政府將全力保護金正恩人身安全。,
開發金控(2883)子公司凱基證券今天董事會決議,
,捐贈700萬元予「財團法人凱基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以支持該基金會「愛,
,從小學起」的弱勢學童助學金計劃,
,及其他急難救濟等。
開發金控指出,
,凱基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為該公司關係人,
,因此贊助該基金會須經董事會決議,
,為發揮企業關懷社會弱勢的精神與社會責任,
,因此決定捐贈該基金會700萬元。,
台北市木柵動物園的大貓熊寶寶圓仔明天滿一周歲,
,動物園準備了專屬生日蛋糕,
,並舉辦路跑以及抓周等各項慶生活動。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先紹說,
,圓仔一年的種種,
,只能用「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來形容,
,圓仔的經歷太特殊,
,這種經驗不可能複製在其他任何動物上。
曹先紹說,
,從出生到成長,
,圓仔曾面臨二次早夭危機,
,讓保育人員非常擔心,一切努力化為泡影。第一次是圓仔出生時,不慎被母親圓圓抓傷鼠蹊部,依中國四川的飼育經驗,鼠蹊部傷口是大貓熊受傷最嚴重的前三名。當時保育員眼見圓圓不斷用舌頭舔著圓仔,恐導致傷口感染,於是想盡辦法才抱走圓仔,放進保溫箱,但又擔心剛做媽媽的圓圓不適應,特別製作「仿仔」,讓圓圓又抱又舔。
那時為了取信圓圓,保育人員依圓仔出生的體重大小製作填充娃娃,還在娃娃身上塗滿圓仔糞便。另根據台大機械系師生的建議,在仿製圓仔娃娃體內裝製藍芽喇叭,不同時間播放圓仔餓肚子、不舒服、哭鬧等叫聲,終於「騙」過了圓圓。
第二次是圓仔出生40天左右,保育人員認為,如果再不把牠交還媽媽,以後恐會造成圓圓不再理會親生骨肉;但如果貿然交還,又怕圓仔被圓圓壓傷、抓傷。最後想出在仿圓仔填充娃娃裡塞進生雞蛋的點子,經過多次練習,確定雞蛋都沒破,才讓圓仔本尊換回填充娃娃。
一年來,圓仔粉絲以小朋友居多,網路留言內容天真可愛,「為什麼不幫圓仔找男朋友?」、「為什麼不讓圓仔與父親團團見面,有違天性?」動物園都非常重視,日前有粉絲推薦埔里有機茭白筍很好阣,建議可做圓仔食物,動物園也特別找來,試驗後發現圓仔確實愛吃,於是大量採購,也讓埔里農民生意大好。
※延伸閱讀》
‧圓仔將滿一歲 晚間首度放風
‧一瞑大一寸 圓仔將過慶生趴
‧大貓熊難繁育 圓仔誕生寫歷史
‧動物園狗仔隊 圓仔花絮都靠她
‧拍圓仔有規矩 狗仔隊工作守則,
核電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十餘年,
,反核的議論也持續了逾半世紀。即使在今日世界各國反核民意上升之際,
,核電的地位其實並未動搖。由此可見,
,核電存廢的辯論與抉擇,
,皆非易為之事。
一九七九年美國發生三哩島核電廠變故,
,一九八六年前蘇聯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災難,
,二○一一年日本發生福島電廠的複合式核災。但是,
,美俄日這三個曾受核電廠災變巨創的國家,現在卻均維持核電政策;美俄日不是未經辯論,亦非未經抉擇,而是皆經過激烈辯論所採的政策抉擇。
在這三個國家,一切有關核能存廢的辯論皆已十分透徹。沒考慮過再生能源?有。沒考慮過風力、太陽能、水力、生質能源?有。沒考慮過天然氣、火力發電?有。沒考慮過民生電價及國際經濟競爭力?有。沒考慮過排碳?有。沒考慮過核安?當然有,其本國即親受核災重創。但是,經過考慮了這所有的一切,三個「核災大國」的抉擇仍是:維持核電。
今日的俄羅斯已是核電大國及核電技術大國,在二○三○年前,其國內將增建三十八座核電機組,並協助外國建設二十八座。日本福島核災甫過兩周年,安倍晉三首相挾著「新民意」否定了「零核電」政策,而主張恢復核電運作,謂將與其他能源搭配成「最佳混合比例」,且未訴諸公投。美國總統歐巴馬新任命的能源部長莫尼茲為核電支持者,他說:「若因福島核災就終結核能,是一錯誤;如果美國現在不投資核電技術,民眾會後悔。」
也就是說,美、俄及包括身受福島巨災重創的日本,均在福島事件後,仍然選擇了維持核電的政策。這三國皆是核電技術及實務上的大國,且也是世界上的政治與經濟大國,亦不是沒有比較過核電存廢的利與害,更非在國內沒有反核的「民意」;但是,他們皆在福島事件後仍然維持核電,美國更在福島核災後,核准了九個核電機組延後除役及兩座核電機組的興建。
主要的原因,可能就在莫尼茲的那一句話:「若因福島核災就終結核能,是一錯誤。」在美俄日三國的決策者眼中,福島事件的教訓只會成為促進提升核電安全的動力,而不逕視之為停廢核電的理由。
台灣目前關於核電存廢的辯論,可說沒有一個觀點不曾出現在美俄日的核電辯論中。而就各國的政治與經濟及替代能源的技術條件論,台灣顯然較美日俄三國更不具非核廢核的條件,遑論是一步就走上非核(核四停建,二○一八核一除役);台灣在核電風險上較三國不同的考量是,三國幅員較大,核電廠災變只是「局部」影響,但台灣較小的幅員承受不起任一核電廠的災變。不過,這仍然是一個核安的技術問題,未必能成為廢核非核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在台協會前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就當前的核四爭議說:對核能說「不」很容易,但要如何找到替代能源很困難。繼之,台北美國商會資深總監沙蕩亦撰文指出:台灣若放棄核電,固然沒有核災的風險,但卻必須面臨其他風險,例如嚴重缺電、電費上漲、國家競爭力減弱等。
沙蕩說:台灣未來若以燃氣發電,每年成本增加一千億元;若以燃煤發電,則增加五百億元。無論如何,皆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產生極嚴重的影響,並將導致外國投資不前。至於以燃氣代核電,每年將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一千八百萬噸,以燃煤代核電則增加三千六百萬噸;如此,除非以大手筆購買碳權,將如何達到減碳目標?
司徒文說,對核能說「不」很容易。近日相關民調更顯示,即使非核後電價上漲,亦有七成民意主張停建核四;這恐怕也是說來容易,但後果未必承受得起。如果對核能說「不」真是那麼容易,則美俄日「三大核災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上的條件均有優於台灣處,他們為什麼不說「不」?
台灣的核電存廢問題逼到今日這個地步,只剩訴諸民意一途,本報也持尊重民意最後抉擇的立場。只是想提醒國人:對核電說「不」,其實並不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