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極其嚴格的審查,
,不過對於官方「人民日報」把習近平封為中國改革「新設計師」,
,不少中國網友也在微博上發表評論。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挑選了一些有趣的評論。
有一些網友對「人民日報」的文章點「讚」。其中一位網友留言說,
,「習大大做的確實不錯」。事實上,
,在各大網站的評論區中,
,可以看到的多是此類讚譽。類似的還有「我們應該萬分珍惜習大大這樣的領袖,
,有這樣的領袖是民族之驕傲!」,
,一位來自河南鄭州的網友留言說,「中華民族之幸!願您找到一位像你一樣的接班人!」
不過也有一位網友表示,「宣傳過頭了,領導的成就在務實。」
另一位網友則說,「從新中裝,到新設計師,一切都在按計畫進行。」
還有一位網友調侃說,「天朝又出偉人了,也就朝鮮能與我朝一拚。」
有網友也直截了當的指出,「龍袍準備好了沒有,太監貌似已經有不少了。」
也有網友諷刺「人民日報」說,「人民日報冊封了總設計師,原來人民日報才是歷史的締造者。」
還有網友說,「人民日報一大法寶—誰上台誇誰,誰在台上就擁護誰!」
BBC的一位網友在該條新聞下留言說「按現在的時代用語,毛當年應該就是大躍進的新設計師,文化大革命的總設計師。」,
電影「大法官」藉著主角被控殺人,
,撕開片中勞勃杜瓦與小勞勃道尼深埋多年的父子情結,
,很多導演都愛藉父子間明明一脈相承,
,卻免不了較勁對立的情結,
,挑動著觀眾在心底對命運安排基因的不爽與無奈。
小勞勃道尼脫下鋼鐵人外衣,
,少了福爾摩斯奇情特效烘托,
,變身為大城市最耀眼的律師,
,因為家庭變故,
,他回去幫父親打官司,
,並面對來自出身地的回憶與打擊。
「大法官」最迷人之處,在於每個人回顧過往幾乎都是甜美和酸楚交織,誰在成長期間沒有青澀曖昧的情愫 (或情人)?誰不曾真的或在心裡抗拒過父母?誰又沒有神遊重返、在心裡再次咀嚼過童年滋味?
有人藉著電影中的主角移除心魔而獲得療癒,因為很多人往往在長大成人後並沒解決心結,只能層層包裹把問題藏在內心某個角落,再表面和諧、實則各自帶著暗黑面過日子。
因為人世間許多事說不清,也無法拆穿真相,所以大家都帶著面具生活,即使親如家人,有的老死不相往來,或者見面也說不出真話,虛情假意得往往自己也覺得不堪。
於是看電影往往成了情感獲得救贖的方式,如果「大法官」能觸動觀眾心弦,回去讓家人之間關係更近,也是功德一件。
這種看電影藉著大銀幕種種故事,再投射到觀眾個人身上去檢視反省,往往有正能量的產生,和看本好書提昇內在的意思一樣。
同樣的情況,放在九把刀身上,卻剛好相反,觀眾對他電影小說裡的愛情投注太多情感,再反射到九把刀個人身上,便以為他是癡情種,於是他背著女友和小三上摩鐵,消息一揭露他便萬箭穿心,成了薄情郎而萬劫不復了。
其實愛情習題公式都差不多,兩情相悅、三角習題或四通八達心態的人都有,只要未婚選擇就多,已婚的就要顧及社會觀感和法律層面。九把刀既然未婚,大家為何如此訶責他?我覺得最主要是他把自己偶像化。
一般導演以作品論才氣,九把刀卻像偶像明星般有號召力,除了作品他還藉著網路為平台,抒發心情宣傳作品,又關注社會議題,為自己打造明星光環。
以前我曾問過小內是不是女友這種白目問題,當時九把刀用「落後很多」眼光看著我,因為他早就寫過很多小內的事,粉絲也都早就清楚他的戀愛史。正因為九把刀經常把私領域的愛情公諸於世,大家陪著他們笑和肉麻甜蜜,現在要怎麼切割成,「我的愛情和你們無關?」
電影是夢想事業,很多浪漫導演一路拍電影一路談戀愛,最出名的當然是法國導演盧貝松,而導演選角、用人權力大,所以更多導演是一路拍戲一路「潛規則」,這個就不方便舉例說明,從好萊塢、港、台、韓國到近日市場最夯的大陸都有,彭浩翔拍「香港仔」就用梁詠琪角色拍出圈內秘辛。
當然也有很多相對單純的導演。
不管九把刀是浪漫、單純、世故、心機重或癡情種,既然上過了小三課程,大家就歡迎他來到成人世界吧。不管真心喜歡,或是只想玩玩,曾經考慮過齊人之福,或者還沒仔細想就冒了險—反正,九把刀再也不能裝幼稚扮無辜了!未來,他也要用較複雜心思計算自己的偶像身段,和作品更豐厚的視野吧。
※延伸閱讀》
‧整理包/等一個人的摩鐵,劈腿的名人們,
經濟部工業局與資策會聯手合作,
,日前於南港展覽館啟動Data+數位創新計畫,
,利用是方電訊國產雲強勁的商業運轉力道,
,提升新創產業的產值與價值,
,並協助產業智慧轉型。是方總經理劉耀元表示,
,此計畫藉由「產、官、學」一體合作,
,透過是方國產雲平台的商業實踐,
,充分體現政府扶持新創團隊的用心及成果,
,締造Data+數位創新計畫三方多贏的終極目標。 數據是產業投入AI與深度學習的重要關鍵,
,工業局以國產雲資源為基礎,搭配資策會技術輔導機制,發展出Data+資料創新平台,由是方提供數據儲存與雲端運算,並連結AI、數據學者專家、整合交大AI普適研究中心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等資源,不僅協助產業智能化轉型,也提供學研技術應用實證落地。劉耀元表示,舉凡AI、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都和雲端服務息息相關,是方很樂意提供多年來營運國產雲的成果,依產業需要,提供學校或新創團隊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再者,因研發成果係由產業提供相關數據及所需主題,故具有高度商業價值。是方投入此計畫資源包括1000台虛擬主機(VM)、儲存與頻寬系統,在資科分析團隊方面,目前已正式簽訂35個學校系所,而且數量持續增加之中,今年預計簽約合作50至80個學校系所,未來是方戰略位置也會從單純資料運算,跨足到資料處理,再透過資料分析結合產業需求及技術能力,升級到深度學習,邁向AI市場。此外,在Data+架構中,更要挖掘新創團隊,與一般「企業獵才」有所不同,Data+目標是要「留才」,避免國內師資人才不斷外溢;另一個重點則在於「育才」,讓優秀研究生跟著老師加入大數據分析團隊,一方面學習專業知識,一方面從企業客戶端所提供的資料,累積操作雲端系統的實務經驗,充分達到教學相長目的,讓台灣新創環境更加成熟完善。,
據報導,
,瑞士已準備好要促成美國與北韓即將舉行的領袖會談。 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瑞士外交部9日對瑞士通訊社表示,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同意與北韓領袖金正恩舉行高峰會談,
,正與相關各方洽商在瑞士舉行事宜。根據日本時事通訊社發自巴黎的報導,
,瑞士電視台的相關媒體報導此消息。報導稱,
,瑞士外交部指出,
,針對舉辦會談事宜「正與所有相關各方接觸中」,
,會談日期及場所等將委由當事人決定。路透社報導,中立國瑞士已準備好要促成美國與北韓即將舉行的領袖會談。瑞士外交部9日發表聲明說,瑞士正與所有相關各方接觸中,「瑞士能提供的斡旋眾所周知。將由相關各方決定是否、何時及何地舉行會談。」時任瑞士總統洛伊塔德(Doris Leuthard)曾於去年9月表明,願意居間調停美國和北韓紛爭,並稱瑞士長久以來一直奉行中立且面面俱到外交。,
數位時代來臨後,
,不管是報紙還是雜誌,
,紙本刊物銷量明顯減少,
,傳統紙媒面臨營運困難而力求轉型;但日、韓、英等外媒認為,
,不論載具,
,媒體該做的是「仔細聆聽你的讀者到底在找什麼?」只有提供讀者要的內容,
,才能吸引他們「埋單」。
第六屆台北國際雜誌論壇昨登場,
,許多國內外媒體到場「取經」,
,想知道紙媒式微的時代,要怎麼樣數位轉型才可獲利?
在「媒體的新價值與獲利模式探討」座談會中,日本日經新聞社的全球業務總監田中指出,他們發現讀者和廣告商對報導中的資訊有強烈需求,希望可以將內容放在他們的作業、簡報、教學、廣告中,於是日經便開始賣起單篇文章供讀者「使用」。
田中指出,其實讀者、廣告商一直不停傳達訊息給媒體,訴說他們要什麼,只要仔細聽,就會知道如何轉型;以日經的經驗,田中建議老闆可細聽員工看法。
英國專業出版人之聲協會研究主管克洛特強調社群網站的效益,因為報導多半透過網友為表達自身觀點或關心的事情轉載,而接觸到更多人,當讀者看到朋友分享,才會追溯回原新聞網頁、增加點閱量。
座談會主持人、聯合報系策略長劉永平提問,現在當紅的巨量資料分析,是否被媒體用來了解讀者需求?不過與談人多表示他們也還在摸索中,劉永平笑說:「看來我們出版者仍不太了解巨量資料呢!」,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謝明慧。 (聯合報系資料庫) 分享 facebook 消費者需求近年出現巨大轉變,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謝明慧提出「消費升級驅動的新零售」,
,她表示,
,消費主體改變中,
,消費能力也提高,
,並從單純「商品加服務」過渡至「商品加服務加內容」。另外,
,她提醒零售業者,
,消費者對情感需求,
,永不被人工智慧(AI)取代。零售流通業者最接近消費者,無論消費怎麼升級,需「永遠回到人」,她提醒,消費者需求出現很大轉變,他們從購買產品轉變為使用服務,從金錢要素升級至時間要素,也從生存型消費升級為加值型消費。消費升級關注的要素,除了提高CP值(性價比),還要關注價值、情感和關係,謝明慧認為,其中情感需求永遠不會被AI取代,第一線服務人員應該思考,或許AI能幫忙需規律勞動的事,節省力氣。 她也提出四個象限的消費升級需求,包括消費者要的消費是不傷腦筋、不費力氣、趣味享樂和投射意義,她舉美國跨國電商公司亞馬遜為例,創辦人貝佐斯不與競爭者比較,總是想要比消費者想的更快更前面。,
亞洲跨國連鎖保健集團馬光-KY(4139)今日公告2019年11月合併營收為0.9億元,
,較上月與去年同期分別成長8%與10%,
,為歷年同期新高,
,公司已連續7個月創同期新高表現,
,累計1~11月合併營收9億元,
,亦較去年同期成長10%。受惠新加坡中醫門診調整營運結構致業務成長,
,以及天津馬光糖尿病慢病管理與自費門診兩項服務持續增長,
,馬光自5月起,已連續7個月的單月合併營收創下同期新高表現,預期隨天津馬光11月起再新增中風後慢病管理業務,且按照往年12月份都是業務量最高峰的慣例來看,公司全年合併營收表現創新高可期。 馬光表示,天津馬光今年的營運表現亮眼,明年仍將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原有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業務,在天津市整體糖尿病患參與慢病管理的比例尚低於5%,仍極具成長潛力;明年起中風後慢病管理業務將全年挹注貢獻;加上天津馬光的自費門診業務包括牙醫、推拿及中草藥等部份,今年基期仍低,預估明年仍有高成數的成長。馬光進一步表示,天津馬光預計明年第一季將取得「互聯網醫療資格」,開始推出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提供患者雲端問診、健康諮詢、送藥到家等一站式雲端服務,進一步提升門診效率,增加病患管理規模,雲端慢病管理業務將可望成為天津馬光中長期發展動能之一。在新加坡中醫門診業務方面,馬光自第二季起提高掛號費並調整營運結構後,已創下近5年的新高表現,目前公司將部份診所轉型為中醫婦幼專科,成功吸引更多地方社區患者,加上精實管理的推動成效逐步顯現,預期明年業績仍有成長空間。馬光對未來整體營運展望持樂觀審慎態度,在新加坡教育事業已完成切割後,已無虧損事業包袱,公司未來將專注於連鎖保健醫療事業,在天津馬光的慢病管理與自費專科門診業務均有明確的成長動能,新加坡中醫門診業務穩健成長下,公司中長期營運表現可望逐步成長。,
台北松山慈惠堂母娘文化季連續11年在台北小巨蛋舉行弘揚母愛音樂會,
,今年更首度將重達1000公斤的瑤池金母聖駕迎入小巨蛋。 記者楊正海/攝影 分享 facebook 鎮台北松山慈惠堂母娘文化季連續11年在台北小巨蛋舉行弘揚母愛音樂會,
,今年更首度將重達1000公斤的瑤池金母聖駕迎入小巨蛋。「母娘」在禮生前導下,
,昨晚由眾人扛持入場,
,數萬信眾合掌迎接,
,場面莊嚴隆重。會中除表揚100名孝悌楷模,
,慈惠堂還捐贈北市消防局3輛救護車、澎湖縣消防局1輛救護車,
,另贈北市和新北市消防局各1萬、6000個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敬鵬工業桃園平鎮廠大火造成5名消防隊員殉職,
,慈惠堂也捐100萬元給桃園市消防局。 慈惠堂堂主郭葉子說,慈惠堂在弘揚宗教之餘,致力推廣文化建設,弘揚母愛音樂會是一場融合傳統宗教價值和時代音樂的溫馨音樂會,呼籲社會由孝出發,推已及人。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市長柯文哲和來自北京的道教道長等人,受邀頒獎表揚孝悌楷模。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松山慈惠堂大力支持社會福利,北市救護送醫資料統計,去年到醫院前沒有生命跡象的病人傷患,有119人搶救回來,其中33人由松山慈惠堂所捐的救護車載到醫院。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力量無窮,希望慈惠堂繼續捐,也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昨天宣布,
,十月十五日起,
,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
,預估釋出人民幣七千五百億元資金。圖為海南瓊海市一銀行營業員在清點人民幣。 (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昨天宣布,
,十月十五日起,
,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四碼),
,預估釋出人民幣七千五百億元(約台幣三點四兆元)資金。對於外界擔心人民幣貶值壓力,
,人行表示,
,這次降準彌補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不會對人民幣形成貶值壓力。而這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貨幣政策取向沒改變。 華爾街見聞報導,人行指出,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將用於償還十月十五日到期的約人民幣四千五百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天不再續做。扣除這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人民幣七千五百億元。人行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成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面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人行強調,這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隨著信貸投放的增加,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需求也在成長。此時適當降低存款準備率,替換一部分人行借貸資金,能夠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釋放約人民幣七千五百億元資金,可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成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人行指出,這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品質發展,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作為大型的發展中經濟體,大陸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大陸經濟以內需為主,製造業類別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準的基本穩定。,
陸航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墜毀,
,飛行員陳龍謙少校指出,
,當時在低空突然遭遇雲層,
,無法目視外界,
,因而導致錯覺,
,出雲時才發現角度過大,
,雖然緊急改平,
,仍然「坐」上民宅屋頂。資深飛行員指出,
,「空間錯覺」是飛行中的危險因素,飛行員必須強制養成信任儀表的習慣,才能夠避免厄運。
空軍上校退役的田定忠,過去曾駕駛F-100與F-104戰機,他回憶年輕時一次夜航任務,飛在漆黑的台灣海峽上空。回程時突然出現錯覺,感覺飛機已經上下顛倒、肚皮朝天,但是儀表板上的姿態儀卻顯示正在平飛。他勉強自己去相信儀表,但是身體卻不斷抗議:「飛機倒了,快翻過身來!」他不禁開始懷疑,明明感覺頭下腳上,為何姿態儀還顯示正常?是不是儀器壞了?
這段天人交戰的痛苦過程維持了十五分鐘,田定忠全身被汗水濕透,只好用力咬住舌頭,逼迫自己相信儀器。直到飛機飛抵後龍外海,看到燈火通明的鑽油平台,頓時錯覺消失;自己才鬆一口氣,知道命撿回來了。
田定忠解釋,人類的空間感來自內耳的半規管,如果頭部進行擺動,可能導致空間感錯誤。此時如果看得到外界景物,立刻可以將空間感校正回來,但若缺乏視覺輔助,錯覺就可能持續存在。
因此空軍在訓練飛官時,非常強調一進入「真天氣」(沒有能見度)情況,就必須仰賴儀器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