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男的府城客運二號線,
小地磅
,經過醫院、國宅,
海報 台北
,有不少高齡與身心障礙乘客。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曹馥年/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台灣已經邁入高齡社會」像是一句符咒,
便宜網站
,喃喃在朝野人士口中念了多年。但是我們早已習慣「知易行難」,
臭氧機製造商
,「知道」台灣人老了是一回事,
高雄定期清潔
,在「行動」上建構友善高齡的社會,
中壢打掃
,又是另一回事。例子之一是近日台南一名暖男司機被公司禁駛了,
帽T
,掀起輿論小波瀾。原因是他對老人、身障乘客太好,不僅協助,有時乾脆背上車,竟然還等他們坐好才開車,一點都沒有尊重全車乘客寶貴時間,一趟車至少延誤十二分鐘。不巧,他開的路線又經過老人居多的成大醫院、台南醫院,老人之間也將這罕見的暖男司機視為至寶,口耳相傳,會特意搭他的車。這下可好,暖男的老粉絲一多,延誤更嚴重,近日遭到民眾一連十次的誤點投訴。於是,這段「溫馨接送情」並沒有美好結局,以客運公司下令「禁駛」、司機自動請辭作結。這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體貼弱勢的行為與敬業的態度,不能得到企業的獎賞,反而是處罰?綜合客運公司及台南市府給的說法是:市府交通局對公車業者的補助款有「扣點」機制,公車「準點」是基本要求;再者,公車駕駛必須「公平服務所有乘客」,不能為了老人,影響其他人權益。這個「公平服務」的說法,有點意思。如果認為司機幫助行動不便者,讓弱勢者占用比其他人更多時間,就是不公平;那麼市府用預算讓老人免費乘車,不是也非常不公平?照此邏輯,一切老人、身心障礙、弱勢者的福利,應全部取消,才是「公平」。回到問題的源頭:判定是否準點的公車時間表,應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制定;若未考量到消費族群有愈來愈多的老人,依舊以「非高齡社會」的標準,套用在老化社會中,這樣的「老人成為障礙」的衝突只會愈來愈多。當人口漸老,整個城市的建構與運作,應該也隨之調整。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在二○○七年公布「高齡友善城市指南」的基本精神。舉例來說,紅綠燈秒數是否該增長,別讓高齡者連個路口都走不完,無助卡在車陣中;公家機關的表格、提款機,要有放大版的文字。日前網路討論高鐵車票的設計,站名、時間、座位資訊的字級太小,本就不利閱讀,更遑論視茫茫的老花雙眼。說來諷刺,這次暖男司機遭挫的台南市,在衛福部「高齡友善城市」評比中,前年還獲十三個獎項,「高齡福利政策全國第一」。台南市府宣稱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是「溫暖大台南」主要計畫之一,與先進國家同步達成「無礙、暢行、敬老…」等指標。好吧,那先讓老人能穩當地搭公車,愛心司機不用丟飯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