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購物在台灣日益發達,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在不同平台上涉及網購的糾紛也愈來愈常見。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公布的《2016年詐騙手法》排名,
虛擬主機租賃
,網購詐騙位居第三位,
台式泡菜
,可見大家在體驗網路購物眾多優勢的同時,
網站租用
,也需要加強自身對網路資訊安全的防護意識。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的調查,
年節禮盒
,2016年消費者年網購消費總額,
網路行銷顧問
,每人平均達新台幣27,715元,較2015年成長了12%;而台灣消費者最常獲取商品資訊的管道排名前三依序為:入口網站(44.1%)、Facebook(39.9%)、電視廣告(38.2%)。然而,隨著市場需求增多,網路獨立商店湧現,其中有部分不法商人會透過一頁式購物網頁或獨立網店出售產品質量欠佳或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有些更透過貨到付款與假的發貨人,從而引起網購糾紛。據媒體報導,消基會在今年1至4月期間,接獲了超過的200件「貨到付款」的詐騙申訴。綜合投訴個案,消費者在網購時遇到的問題林林總總,比較常見的申訴問題可能要屬「商品不符」、「找不到賣家」等現象。Facebook也因此請教一些專家意見,結合不同案例,總結出以下六大要訣,建議消費者網購時應注意的事項,以保障個人消費權益:一、不要「因小失大」:以官方定價為基準,按常理推斷所購買物品的價錢。若價錢大幅度低於市價,應存疑並考慮其可信度。二、光顧信譽良好的網購平台或品牌:從多途徑辨識商店的可信程度,例如買家對購物平台的評分、評論、曾購買人士的經驗、購物網站成立的背景等作為一部分考慮因素。三、留意買賣條款:消費者應詳閱優惠限制及其他附加條款,例如換貨、退貨及退款安排,以保障個人權益。四、交易前與賣家/商店保持溝通:買家如果對產品有任何疑問,應該先向賣方查詢,應在確定對交易沒有疑慮後才購買,同時也可以由此辨別賣方的聯繫方式是否及時有效。五、追蹤交易情況:完成付款不等同完成交易,消費者應密切查看運送情況,並與賣家保持聯絡。六、檢舉有爭議行為的帳戶:用戶若發現任何違反平台廣告刊登政策,包含涉嫌誤導及錯誤資訊的廣告,應立即檢舉有爭議行為的廣告內容或相關的帳戶,避免同樣問題再發生。特別要提醒的是,網購是一個涉及不同環節的綜合性交易過程,賣家在平台上提供商品廣告資訊,在網購消費過程中,除了買家看到廣告之外,更重要的是離開平台後在第三方購物平台的實際交易過程。而內容及用戶的真實性與安全性一直是平台關心的,除禁止任何含欺騙、虛假或誤導性質的廣告或其他欺騙性商業行為,亦不允許在平台上販售任何侵權物品。所以除了進一步加強並不斷完善平台上的廣告品質外,也希望包括政府政策及執法部門,還有行業公會及公民團體等,一同倡導真實且安全的網路購物環境,提高大眾對電商購物的認識與體驗。(作者是Facebook台灣及香港公共政策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