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有名1歲2個月大的李小妹最近開始學走路,
年菜推薦
,家長發現孩子走路蹣跚,
造型蛋糕
,搖晃厲害,
特色美食
,好像有長短腳,
冷凍食品
,經醫院診斷後發現李小妹罹患「新生兒髖關節脫臼」,
月亮蝦餅
,因出生已過1年多,
年節禮盒
,發現太晚,
筷子肉干
,無法穿背帶矯正,只好接受髖關節脫臼復位手術。
大甲光田醫院小兒骨科醫師鄭本岡指出,台灣約每1萬名新生兒就有15名有髖關節脫臼的問題,大多是胎兒在子宮內受壓迫,或生產過程拉扯到腿及髖部造成髖關節脫臼。女嬰因女性荷爾蒙,骨關節更柔軟,發生脫臼比率比男嬰高。
鄭本岡表示,新生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若發現罹患「新生兒髖關節脫臼」,通常只要穿背帶數月就可痊癒;但因寶寶會翻身、爬行、站立,且1歲後開始學走路大多蹣跚,不易察覺異狀,等父母發現有長短腳、跛行,為時已晚,必須經由手術才能痊癒,且手術難度高,術後可能留下長短腳、髖關節發育不良及半脫位等後遺症。
前芝加哥Rush醫學中心小兒骨科主任郭耿南指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每年約18萬新生兒,以發生率計算,每年約270名髖關節脫臼,但台灣每年100名幼兒是超過6個月才被診斷出,其中2/3以上都是1歲後才被診斷出。
大甲光田醫院院長王迺輝提醒,新生兒家長應提高警覺,若發現小寶貝兩腳不對稱,疑似長短肢、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或大腿內側皮膚皺摺不對稱時,應儘快到醫院檢查,減少手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