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台灣科技領域人才與世界水準的距離有多遠?事實上,
網域申請
,台灣人才在國際舞台一直都有很好表現。最近在美國電腦協會(ACM)主辦的全球最代表性大學程式競賽(ICPC)中,
網路行銷顧問
,台大團隊在一萬六千多個大學隊伍中榮獲全球第五名。台灣在電子、電機、資工科系的人才濟濟,
網路代銷公司
,多年來在頂級國際比賽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社會近年對自己培育人才有點缺乏信心。不少高中生捨台灣的大學教育直接出國留學。但相反地,
主機代管
,跨國企業卻是對台灣訓練出的人才十分重視,
主機代管
,近來紛紛在台灣展開徵才。例如Google台灣已是Google在亞洲最大研發基地,為了深耕台灣,自二○一八年進一步啟動「智慧台灣計畫」,培訓台灣本地人工智慧與網路行銷人才,並將在板橋興建大型辦公園區擴大增才;微軟也在台灣成立AI研發中心,預計在五年內拓展到兩百人團隊;另外像是臉書、Line、亞馬遜也有志一同在台灣擴充團隊,顯示國際重量級外商對台灣人才的肯定,逐步增加招聘的需求。 台灣確實有很多養成教育非常好的科技人才與工程師,但為何這些年不論是網路服務或行動應用風起雲湧,卻少有成功的科技創新來自台灣?這與台灣的產業結構與教育方式可能有很大的關係。台灣傳統的科技產業是走B2B代工模式,協助國際客戶找到技術解決方案,會做硬體、也有足夠人才,但角色像是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而非社會需求的創造者。長期下來,台灣少有人才參與整個端對端的產品設計,也欠缺行銷、營運等層面的思考與經驗。簡單說台灣人才多著重在工程層級的技術優化,而非矽谷式創業家式的全面性思維,這也就是台灣科技創新不足的主因。Google裝置與服務資深副總裁 Rick Osterloh(左)與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右)宣布,Google將在台興建全新辦公園區、擴大招募與人才培育計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另外,台灣長期的解題式教育方式,也一定程度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校教育一直習慣是由老師出題、學生解題的方式來評定學習成果。學生被訓練得不斷演練標準答案。西式教育卻比較鼓勵學生自己找題目,透過寫讀書報告、做問答、寫小論文等方式建構出不一樣的見解,這兩種教育方式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老師出題、學生解題的模式,只有與老師期待接近的解答會得到肯定,到最後同學們的想法很難有差異化。相反地,自己出題的方式,同學間自然出現差異化,更容易創新與多元化發展。隨著AI時代來臨,跨國企業相繼來台投資,台灣科技人才其實身處更有利位置,也會有更多國際接軌的歷練。現在全世界都在瞄準東南亞的商機,台灣地緣接近,而東南亞卻很少有科技型的大學,這就是台灣工程師改變代工,進入創新的絕佳機會。對台灣新創公司來說,過去的生活環境缺乏多元化,台灣本身也沒有夠大的本地市場。隨著東南亞市場成長,新創公司應該要有追求「兩個台灣大」的市場概念,勇敢跨出去,同時耕耘另一個市場,不管是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只要市場規模串連起來有兩個台灣大的經濟規模,就可能形成一個夠大的市場。這幾年,台灣新創圈確實也開始走出傳統產業,往多元化的領域發展,也培養出營收規模不錯的新創公司,且不少公司都開始可以跨出台灣。台灣的人才素質佳,受到跨國企業的重視,也獲得國際競賽的肯定。台灣的人才與世界其實可以零距離,所欠缺的最後一哩路,就是要更大膽創新,更勇於走出去!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