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的陳姓女子(前排右四)成為今年第1000萬名外籍旅客,
虛擬主機租賃
,獲贈華航機票等禮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台灣前不久迎來了今年第一千萬旅次,
專業網頁設計
,觀光局敲鑼打鼓送出大禮大肆宣傳,
關鍵字優化
,並歸功「新南向」政策奏效。總統府也說,
網頁設計
,是政府政策得宜及業者努力的結果;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更發豪語,
排名系統
,要朝來台旅客兩千萬、三千萬人次努力。不過,官方喜不自勝,業界卻相當冷感;上熱下冷的兩極反應,戳破了「千萬觀光大國」的假象。不妨看看另一組數據。來台旅遊人次從二○○七年的三七一萬一路攀升,到前年首破千萬,達一○四四萬人次,去年更增至一○六九萬人次。然而,觀光外匯從前年創了四千六百億元高峰,去年減至四千三百多億,今年數字恐再下修。另一組更有感的數字是,來台旅客人數上升,但平均每人每日消費卻反向下滑。二○一四年平均數還有二二一美元,前年降至二○七元,去年再降至一九二元,今年恐繼續下滑。停留天數同樣連三年遞減。觀光旅客人次達標,觀光外匯卻呈現縮減,觀光消費則持續下滑。簡單的數字,說明了業界與民眾無感的原因,也揭露了新南向政策的虛矯。尤其,政府為了拚旅客量,不惜棄守「對等互惠」與「國境安全」原則,敞開國門,免簽大放送,甚至撒錢補貼衝數字。因此,觀光達標的背後,是國境安全疑慮倍增,毒品販運也跟著新南向前進,引發鄰國不滿;甚至「假觀光、真打工」已達集團化作業規模,成為填補台灣茶園、農場缺工不可說的秘密。我們不妨反思一下:追求「千萬觀光大國」的目的何在?從馬政府以來,「千萬觀光大國」成為施政目標,開放陸客後,不論觀光外匯及來台旅次都飆速上升。但是,在看似光榮的表象下,卻讓台灣觀光環境體質缺少檢視的機會,觀光軟硬體多年不見提升。近幾年觀光宣傳預算不少,卻偏向淺碟化,熱鬧有餘深度不足,大抵是砸大錢請國內外明星宣傳代言,重點常不脫「吃」。然則,台灣的觀光優勢只有夜市小吃及銅板美食嗎?台灣觀光的利基是在文化與生態,但主政者不是欠缺思維,就是閉門造車。不少歐洲國家將文化觀光財發揮到極致,靠著老祖宗「遺產」,每年吸引無數觀光客前來。台灣也有許多享譽兩岸及國際的名人故居,觀光局若能與文化部合作,將他們的在台足跡串連成旅遊套裝行程,結合歷史與人文風光,透過故事行銷,增加觀光深度,都能讓旅客願意一來再來。可惜,觀光局只知拚人頭業績,文化部只顧搞促轉,除地方政府偶有推動,不見中央有系統地規畫。至於生態旅遊,交通部長賀陳旦上任時就說觀光不該停留在「衝量」,指示要發展綠色觀光生態旅遊。過去一年,觀光局看似推了不少以生態為名的遊程,卻往往流於瞎子摸象,甚至反其道而行。從官方到業界,對於生態旅遊的內涵──尊重、永續及社區分享,一知半解。許多業者以為,帶旅客潛水、看海底生態就是生態旅遊,卻沿途喝瓶裝水、踩踏潮間帶,也未能結合社區解說員,讓社區得以受惠,達到共榮雙贏,甚至可能因為人數暴增而變成環境災難。此外,觀光局推動的生態旅遊,仍習慣在現有國家風景區中找景點,連「新瓶裝舊酒」都稱不上。既要推動生態旅遊,就應擴大結合保育相關主管單位如林務局、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等,找出台灣最有深度與價值的生態景點,而非關門憑空想像,把路愈走愈窄。近年旅遊業界流傳陸客的一句話,不來台灣,「一輩子後悔」;來了之後,卻是「後悔一輩子」。這雖是戲語,卻道出台灣觀光困境。推動觀光,不應落入數字迷思,而應思考厚植與加值觀光內涵,才能讓綠色觀光財源源不絕。老用「千萬觀光大國」自我沉醉,除供新南向吹噓外,只會讓台灣觀光走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