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LINE、樂天、中華電信等非金融業的業者,
SEO達人
,紛紛表達了設立純網路銀行的意願,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沒能獲得金管會的許可。但金管會也釋出善意,
漸進式排名
,正式公布純網銀的設立標準,
漸進式排名
,包括設立需至少100億元、發起人中至少有一家銀行或金控且持股達50%以上,
網路行銷顧問
,須設立實體總行與客服中心,
排名系統
,但不得設立實體銀行,最多以二家為限。金管會以監管、保障儲戶安全為出發點,大原則並沒有錯,但若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個政策有點保守。其實非金融業,特別是高科技業,進軍金融市場的現象舉世皆同。現在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大陸的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其不只壟斷線上支付市場,服務範圍更擴大線下支付、轉帳、儲值、海外直接退稅等等。此其犖犖大者已讓大陸成為全球行動支付最普及的地方。 現在舉世皆知網路理財工具與行動支付結合,產生巨大效益。支付寶在2013年5月推出閒錢存「餘額寶」貨幣型基金,其具備高收益、操作靈活、幾乎沒有投資門檻等特性,深受民眾喜愛。餘額寶2017年底規模已突破1.6兆人民幣,遠超過招商銀行的1.3兆元存款規模。支付寶只用了四年的時間就追上了中國四大銀行的水準。不過大陸的主管機構也察覺到行動支付業者已經對金融體制產生衝擊,因而持續加大對於支付業者的監管。2015年人民銀行公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去年更要求支付業者的「備付金」必須統一交存至指定帳戶,不得挪用,亦不得作為生息之用。另外,也要所有支付業者在今年6月30日前,將所有涉及銀行帳戶網絡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平台。人行嚴格規範,打破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的金融帝國夢。另外,支付業者也選擇與銀行合作。去年3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不僅雙方的二維碼支付將可以「互認互掃」,同時在支付寶、螞蟻聚寶平台可以選購建行的各種理財產品,而客戶也可以在建行開通支付寶的相關服務。雖然支付寶交出了核心業務,不過同時也獲得了建行客戶的資訊(Data)及通路,更有利長期的發展。在美國也有許多企業想進入金融產業。最近全球最大零售商亞馬遜(Amazon)就採行與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合作構想,設置亞馬遜的支存帳戶(checking account)讓消費者可以透過信用卡、銀行轉帳等方式將部分錢存放在該帳戶中方便購物及退款。這樣的模式雖無法與「支付寶和餘額寶」結合所創造的巨大效益相提並論,但對於亞馬遜而言,可以節省交易中支付給銀行、信用卡公司大量手續費。更重要的是,也能全面地收集用戶消費資訊。而對於習慣網購的消費者也多了一個選擇,同時銀行也能創造更多業績,是三方全贏的策略。平實而論,過去「產金分離」的原則,是為了防範「大到不能倒」、「利益衝突」的道德風險,但「贏者通吃」所帶來的外部性,卻又是數位經濟最大特性之一,兩者間要如何取捨確實並不容易。而美、中兩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及現況,背後指出主管機關並沒有將創新扼殺於搖籃,這點值得我們省思。最後再回頭來看看台灣的情況,眾所皆知,金管會對於金融機構監管相當完善,除了落實產金分離原則,近期也提出了「分級管理」的構想。「大到不能倒」的情況不可能在台灣發生,監理科技與制度也有顯著成長。可惜的是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始終跟不上市場的步伐。當前正是全球經濟轉型的關鍵,數位經濟時代金融產業的樣貌勢必要與這些最新的科技結合,創造新的發展。是以政府在「分級管理」的同時,其實更應該思考如何打造適合金融業者發展的環境,創造「分級舞台」,讓體質健全的優質金融業者有更大的空間,如此更可提振國家經濟。(作者是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