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是台灣電信三雄之一,
各行各業求職面試成功實例
,近年持續演化品牌精神,
台中 隆乳
,從「只有遠傳.沒有距離」到「用心聯繫.讓愛遠傳」,
台中seo優化
,遠傳總經理李彬說,
桃園 抽脂
,遠傳不僅是電信公司,
靠北娛樂城
,要成為關愛人們,
關鍵字廣告
,喚起社會正面影響的品牌,
娛樂城遊戲
,更是消費者數位生活的最佳夥伴。遠傳總經理李彬。 圖/遠傳提供 分享 facebook 遠傳電信是遠東集團跨入通訊事業的第一步,當年遠東集團暨遠傳董事長徐旭東看好政府開放電信自由化,與當時全球最大電信業者AT&T合作成立遠傳,後來陸續引進日本DoCoMo、新加坡電信等國際股東。1997年遠傳拿下2G執照,訂出拿下25%市占目標;1998年首創推出易付卡服務,隔年有效用戶突破100萬戶,獲Global Mobile評為全球最快突破百萬用戶的電信業者,讓遠傳奠定與台灣大、中華電信並列台灣電信三雄的基礎。2003年遠傳成為台灣第一個推出3G服務的業者,徐旭東示範從遠傳3G網路撥出台灣第一通3G影像電話,也宣告台灣行動數據時代來臨。推3G影像電話 全台首例2003年成功撥通全台第一通3G影像電話。 圖/遠傳提供 分享 facebook 遠傳透過整併及投資讓觸角更廣,包含2004年以現金跟換股模式併購和信電訊,合併後總客戶數達775萬戶;2007年取得安源通訊51%股權,跨入WiFi無線網路,同年更獲得WiMAX南區執照,成為台灣唯一整合2G、3G、WiMAX及WiFi四網融合的業者。遠東集團與新加坡電信合資成立新世紀資通跨入固網事業,2010年遠傳與新世紀資通整合,打造無線及有線整合的匯流網路。數位內容部分,遠傳與唱片業者合作成立線上音樂平台全音樂Omusic,遠傳持股50%。2005年遠傳股票上市。 圖/遠傳提供 分享 facebook 在通路布局上,2005年投資全虹,目前持股逾七成,直接掌握通訊通路,後來又透過全虹投資德誼。2009年遠傳與目前全球最大電信業者中國移動簽定策略聯盟及股份認購協議,但因政府未開放大陸電信業者投資台灣一類電信業者,以致未能完成。2013年台灣釋出首波4G執照,遠傳拿下4G頻譜三個頻段,成業界唯一擁有20MHz連續頻寬;2014年宣布4G開台,同年1,800 MHz頻段開台,成為全球首家700MHz+1800MHz雙頻的業者;2016年2600MHz開台,正式進入新4.5G時代,是亞洲電信市場中第一個提供700、1800、2600MHz最佳三頻服務的業者。2015年遠傳看準數位匯流趨勢,與摩根士丹利亞洲基金(MSPE Asia)策略結盟,以債權持有方式取得中嘉網路業務合作,雖一度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核,但最終交易案遲未通過,雙方自動撤件。李彬認為,看好行動無線通訊技術進入4G甚至5G時代,將以行動網路接入家庭,搶進智慧家庭市場,並透過與有線電視策略結盟搶市。近年遠傳成為集團內發展數位生活及物聯網關鍵,加上集團橫跨水泥、銀行、紡織、航運、製造、消費零售、醫療、教育等不同產業,藉此累積各產業關鍵知識,奠定發展數位生活及物聯網的根基。遠傳近年也重視品牌精神及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連結。李彬表示,遠傳強打「只有遠傳.沒有距離」品牌精神。遠傳2013年起陸續推出「開口說愛.讓愛遠傳」三部曲,2013第一部曲「最簡單的一句話 往往最難說出口」,鼓勵民眾勇於把愛說出口;2014年推動「因為有愛,每句話要好好說」;2015年主打「用鼓勵讓台灣聽見愛」一系列品牌活動,從家人擴及至社會,將小愛化為大愛、從人與人間互動擴大到對台灣土地的愛護和感謝。重視品牌精神 讓愛遠傳李彬強調,遠傳從「心」出發,扮演人與人串連者的角色,期許成為消費者數位生活的最佳合作夥伴。在商業營運上,希望透過優質創新的資通訊服務,成為全民數位生活的好夥伴;在企業社會責任上,期許做「有溫度的連結者」,帶動社會向上力量。2017年是遠傳開台20年,推出全新品牌活動,今年定調為「用心聯繫.讓愛遠傳」,鼓勵從「開口說」到「實際行動」,和生命中重要卻久未聯絡的人重新串起聯繫。遠傳長期耕耘環境教育,透過遠傳志工力,主動深入北中南偏鄉校園講環保故事。 圖/遠傳提供 分享 facebook 成立20年,李彬重新思考大企業應該具備更大責任,除賺錢,還要創造的價值。她認為,企業應誠信經營,對內建立企業優良文化,加強內部控制的投資;對外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與利害關係人建立共利共榮的價值,才能獲得持續的企業競爭力。遠傳訂定「4G永續力」是永續發展與經營策略的主軸,包含Go Prosperous(成長力)、Go Innovative(創新力)、Go Caring(溝通力)、Go Inclusive(影響力),並與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對接。李彬表示,企業要維持永續及成長兩個面向,遠傳要成為提供基礎網路、4G、5G通訊服務、物聯網及數位生活的平台提供者,成為未來成長重要策略。她強調,創新力是持續發展創新業務,包含以friDay品牌為主的數位創新服務,以及結合雲端及及物聯網的企業資通訊ICT解決方案。溝通力是品牌希望透過遠傳串聯者的角色,帶動社會向上力量;影響力則是落實在永續發展,從自身做起,進而帶動客戶、同仁、上下游供應商,對環境永續盡心力。服務再創新 打造Super App2017年遠傳迎向創立20周年,也發生遠傳以債權持有方式與中嘉策略結盟計畫受阻,在外界看來,2017年的遠傳面臨一大挑戰,也正處在數位匯流布局的十字路口的抉擇關鍵點。遠傳總經理李彬曾說,「我們永遠都有18套備案。」即使中嘉案受阻,遠傳仍處變不驚,鎖定目標,穩定走在規劃的道路。李彬表示,有線電視產業面臨巨大變化跟挑戰,中嘉案的結果讓遠傳可以思考更多可能性,包含以無線網路解決提供數位生活、持續與有線電視、內容業者策略合作,尋找數位內容及新創投資機會。以下是專訪紀要:問:遠傳要做數位創新的電信業者,成為消費者數位生活好夥伴,如何達成目標?未來業務及產品的布局重點?答:數位生活主要產品分為消費者及企業客戶兩種層面。消費者部份主打friDay的品牌,結合通訊、影音、音樂、閱讀、遊戲、錢包跟購物,要跟消費者的食、衣、住、行、育、樂產生連結,並將各種服務橫向串聯,例如透過遠傳服務訂購電影票,看完電影還可線上購買電影原聲帶、周邊產品,甚至設定為手機鈴聲。目前friDay服務是各自獨立在不同的App,未來可打造整合所有服務的Super App,或打造一個App入口,讓消費者一站購足。企業端客戶則是鎖定智慧城市應用,結合電信本業、雲端及物聯網應用,因應公部門、各行業需求,例如智慧製造、智慧照護及智慧交通等服務。遠傳持續創新,訂出今年創新服務(數位服務及企業資通訊ICT整合服務)營收占比要達6%,未來三年持續衝刺創新服務營收,目標2020年創新服務營收達15%至20%。問:如何看待與中嘉合作案的結果,未來如何迎戰數位匯流?答:短期內黨政軍退出媒體條款若沒解套,也無法進軍有線電視。未來將採用行動無線網路解決方案切入家庭市場,同時建構一個智慧家庭平台,攜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一起搶攻智慧家庭市場。遠傳今年3月1日進行組織改組,成立家庭事業群,在既有基礎上發展,將投資數億元打造智慧家庭平台,透過家用閘道器與後端平台服務結合,建立一套智慧家庭及家庭自動化等服務,智慧家庭平台可透過遠傳行動網路進入家戶,或透過與有線電視業者合作,「借道」夥伴的有線電視網路進入家庭市場,目前正與大型系統業者及獨立系統業者洽談,明年第1季策略結盟計畫可望有較明朗的結果。愛用年輕人 保持集團敏捷度遠傳電信重視人才及人才培育,總經理李彬近年更要求徵才時針對30歲以下年輕人才,保留一定採用比例,透過世代換血,讓組織持續活化。要迎向快速變化數位匯流、資通訊整合時代,唯有讓每位遠傳人保持「敏捷」,才能快速因應市場及產業變動。遠傳核心價值從原本的「誠信、主動、創新」,後來增加為五大核心價值「誠信、主動、創新、當責、團隊合作」;今年最新的是「誠信、敏捷、創新、團隊合作」為核心價值李彬認為,遠傳在電信產業,要隨著環境變化調整,因此「創新」、「敏捷」對公司相當重要。遠傳人的創新不僅是業務、服務創新,而是每個人每天都要讓自己有些不一樣,也許是改變一些工作流程,重點是不要受限在既有的框框中,以免留在舒適圈走不出去。今年遠傳更重視敏捷,李彬表示,過去電信講求精準可靠,環境變化很快,現在是談敏捷的時代,唯有讓遠傳人維持敏捷,才可快速因應市場跟產業不同變動。遠傳的選才過程,李彬認為,人格特質很重要,也要具備未來需要的能力,例如數位分析能力、資通訊整合能力等。此外,近年與年輕人才接觸,贊助台大電機系系學會主辦的創客松活動,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新,也進入校園徵才,希望台灣年輕人進到企業。李彬說,遠傳每年都有一定的淘汰及替換新血計畫,近年規定每個組織在新招募人才中,保留一定比例給30歲以下年輕人,例如去年比重10%,盼藉由引進年輕人才,促進組織活化。遠傳重視育才計畫,李彬表示,組織要永續長遠,成本費用不管怎麼節省,訓練培育費用是不會省,培育計畫不僅要針對一般同仁,更擬定培養接班梯次的計畫。李彬表示,去年針對專業技能、心靈、藝術及興趣培養等,針對6,000多員工,開辦2,600個班次,共有12萬人次參與,共33.5萬小時。遠傳也展開接班梯隊的訓練「Future“e”Trainee菁英計畫」,針對儲備幹部及未來接班人才,展開為期18個月的多元訓練計畫,要打造新世代職場菁英。遠傳持續建構最佳雇主品牌為目標,近年積極獵取數位內容、商業數據分析以及資通訊技術人才,提供科技專業人才最寬闊的發展平台、給予試誤(Try & Error)的彈性空間、擁有龐大的網路使用者數據,以電信業行動固網的競爭優勢基礎下,讓對資通訊產業有熱忱的產業各路好手,能在此大平台發展創新,並運用大數據分析,以利精準行銷與探究消費者需求。遠傳小檔案、大事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