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視吃檳榔為不良習慣,
光療美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描述檳榔,
影印店推薦
,指「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
美髮椅
,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
竹蓆床墊
,入境隨俗。」學者及原住民認為既不符史實,
絕緣操作棒
,也製造「都是原住民先吃檳榔、立壞榜樣」的刻板印象。
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林富士指出,
花蓮住宿攻略
,人類吃檳榔的歷史,
鹿港美食
,從考古人類遺骸牙齒來看,
庭園
,至少五千年,
禮贈品設計
,乃是南亞、東南亞、太平洋群島和中國南方一帶普遍習俗,遍及漢藏、南島、南亞、印歐、阿爾泰等五大語族。
林富士說,漢人開始接觸檳榔可溯及漢武帝時期,距今超過兩千年。知名文人如柳宗元、黃庭堅都是愛好者,還有詩文留存。
蘇軾在「食檳榔」中,也說檳榔「滋味絕嫵媚」,朱熹在「檳榔」中描述檳榔「箇中有味要君參」,明朝劉伯溫在「初食檳榔」中,描述吃檳榔「清涼徹肺腑」,都證明漢人早就吃檳榔。
「如果吃檳榔是不好的習俗,將習俗的形成歸罪給原住民,不正確也不公平。」林富士說,自己身為歷史學家,不能容忍錯誤且不正義的歷史陳述。
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是卑南族,他說全球數千年來,從南太平洋到中國長江流域一帶,許多民族都有吃檳榔的風俗和習慣,形成廣大的「檳榔文化圈」,絕非原住民或漢人誰先吃的問題;衛福部的敘述可能誤導民眾認為「原住民帶壞漢人吃檳榔」,有修改必要。
食藥署食品組長潘志寬表示會把此段文字撤下網站。他指出,各民族皆有其飲食習慣,文中描述原住民有嚼食檳榔或是擅長歌舞的陳述,並無好與壞的價值判斷,既然有學者反映敘述不當,食藥署會從善如流,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爭議。,